为什么非要学习互联网“黑话”,网友:苦“黑话”( 二 )


理查德·道金斯表示 , 这些图片、旋律和词语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每天快乐5分钟 , “它需要很容易被记住和传播 。”互联网“黑话”就是如此 , 它们往往简短利落 , 生动幽默 , 偏向情绪化的表达 , 不一定容易被理解 , 但一定要方便被记住 。网友们记住后 , 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场景 。
因此 , 互联网“黑话”虽然产生于互联网 , 却早已闯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作家李尚龙在微博里分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小片段:我今天回家 , 在小区里一群孩子扯着嗓子喊“完了 , 芭比Q了!我一看这群孩子 , 也就三五岁 , 刚学会汉字没几年 。
为什么非要学习互联网“黑话”,网友:苦“黑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暗人”为何不说“明话”
李尚龙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他对于部分互联网“黑话”的观点 。新一代人正在养成一种新型的文字体系 , 而这种文字体系可能是平台故意制造的错别字 。他尤其吐槽了当前抖音直播间存在的文字游戏:秒杀不让说 , 要说成“秒秒”;赚钱也不让说了 , 要改成“赚米”;最可怕的是“直播间”也不让说了 , 改成了“啵啵间” 。
“接受并使用这些错别字的 , 正是那些孩子 , 也就是我们的下一代 。”他表示实在无法想象 , 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在暑假作业里写着:白雪公主吃下去王后给她的苹果 , 芭比Q了 。他们写着:我妈妈在抖爸爸的啵啵间 , 花了五十米买了东西 。
对此 , 抖音黑板报发布声明回应称 , 抖音没有相关规则 , 网友使用变体、谐音表达属于网络黑话 , 平台并不提倡 。无独有偶 , 恰好最近几天 , B站(哔哩哔哩平台)和微博也接连发布通知 。B站称将规范汉字使用 , 集中整治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 , 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微博称将健全平台用语管理机制 , 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 , 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
为什么非要学习互联网“黑话”,网友:苦“黑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什么非要学习互联网“黑话”,网友:苦“黑话”】为什么非要学习互联网“黑话”,网友:苦“黑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事情也引起了许多网友讨论 , 其中有个说法是 , 我们创作的互联网“黑话” , 有的或许是在逃避审查 。互联网从Web1.0时代开始发展 , 经过了门户网站、论坛、空间、短视频、直播间等几代发展 , 人和人的网络对话变得越来越便捷 , 形式也更加多样 , 但是大多数时间 , 彼此仍旧处于身份隐蔽的状态下 , 你”和“我”隔着屏幕、顺着网线交流 , 谁知道对面坐着一名什么样的人?这也给网络言语暴力留下了滋生空间 。“不过近些年随着用户实名制、IP地址登记等方式普及 , 网络在慢慢趋向透明化 。
一些互联网“黑话”应运而生 。为了躲避审查 , 避免被屏蔽 , 有些人使用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数字代码 , 在自己的圈子里无障碍沟通 。特别是涉及到公众人物的“黑称” , 简单的名词 , 也暗藏深意 。“虾”、“水产”、“篮球”等大家常见的词 , 都能被赋予侮辱性和攻击性的意义 。通过简写和代称 , 来聊八卦 , 挖个人隐私 。长久下去 , 这样的互联网“黑话”并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 反而会助长网络语言暴力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告诉采访人员 , 古代历史中 , “黑话”又有“行话”之说 , 指的是一个行业里的人常讲的话 。这些话让这些人形成了固定的圈层 , 圈层外的人未必能理解 。在他看来 , 现代网络社会也是 , 各自有各自的圈子 , 同时有自己的流行语 。至于评价一条流行语是好是坏 , 则要交给时间 。实际上 , 语言一直在演进 , 包括书写形式、词汇和读法 , 表现在文学上 , 就是唐诗宋词汉赋元曲……“语言是用来与人交流的 , 无论是表达观点 , 还是表达情绪 , 但是不管怎样 , 毫无由来的人身攻击 , 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