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没有父母的童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民间救助25年( 六 )


2014年林敏明家访时 , 发现一个男孩手臂上、后背上都是铅笔、小刀划出的伤痕 , 问他怎么回事 , 他却不敢说 。从邻居口中 , 林敏明得知伤口是男孩班上的同学划的 , 同学们叫他“犯人的孩子” 。
为了掌握服刑人员子女在校情况 , 也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们 , 林敏明试图推动一个项目 。他请老师们每周抽出半小时 , 一对一和孩子谈心 , 每谈心一次 , 老师可以得到50元补助 。
通过家长 , 林敏明要到了100位老师的电话 , 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 但最终答应的只有5人 。说到这里 , 这个中年男人流下了眼泪 , “你能想象吗?只有5个人 。而且有的老师说话非常难听 , 其他孩子都关心不过来 , 怎么关心这些孩子?”
童年遭受的歧视、“服刑人员子女”的标签 , 有时会伴随孩子一生 , 让他们难以走出阴影 。张淑琴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 两个在太阳村长大的孩子相识、相爱 , 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 但婚礼上 , 他们却不希望张淑琴出现 。
婚礼前 , 男孩找人给张淑琴捎了话 , “张奶奶 , 你能不能不要参加我的婚礼?”张淑琴很伤心 , 却能理解孩子的顾虑 , “我一去 , 就证明他是在太阳村长大的 。孩子们还不够勇敢 , 社会还不够宽容 。”
她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对戒指托人转交给新郎新娘 , 关上手机 , 大哭了一场 。
缝合没有父母的童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民间救助25年
文章图片
1998年 , 张淑琴和孩子们在陕西三原太阳村 。图片/受访者供图
“对于这些孩子 , 我不要求特殊照顾他们 , 但至少不能让他们被边缘化 , 他们应该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平等对待 。”林敏明说 。
新京报采访人员李桂韩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