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2.0:互联网科技公司直接进场

小米也要造车了 。继阿里巴巴、滴滴与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宣布造车计划之后 , 集软件与硬件产品于一身的小米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造车野心 。在小米集团发布的公告中 , 小米计划初期投资100亿元 , 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用于造车项目 。
随着一众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进场 , 以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大有成“前浪”之势 。小米、百度等以投资者身份潜伏的企业直接入局造车 , 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商业模式 。更重要的是 , 新能源汽车已经由“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升级为“碳达峰”这盘大棋中的一枚棋子 , 在这样的重大政策背景变革中 , 造车新势力也即将进入2.0时代 。
个人风格让位于资本力量
3月30日傍晚 ,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 宣布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立项 , 成立全资子公司 , 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 , 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出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CEO 。
在今年1月 , 百度已经正式宣布成立一家智能汽车公司 , 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 。再回溯一个月 , 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成立了新汽车公司智己汽车 。最新的消息是 , 又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已经启动了造车项目 。虽然滴滴未予证实 , 但实际上滴滴早已经与比亚迪合作发布了定制的网约车D1 , 对造车的兴趣比前述两家表现得更为明显 。
除了春节所在的2月 , 今年以来 , 每个月都有一家互联网科技巨头宣布入局造车 , 前赴后继之势 , 一如当年“造车新势力”的纷纷进场 。
不过 , 在“造车新势力”刚刚出现时 , 人们看到的都是“李斌造车”“李想造车”“何小鹏成立同名造车企业”这样的消息 。而在新一轮的进场潮中 , 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米”“百度”“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身上 。这也是造车新势力2.0时代 , 发生在“游戏玩家”身上最大的变化:创始人的个人风格让位给资本的力量 。
2020年造车新势力销量三强的三位创始人——李斌、李想以及何小鹏 , 在创业造车前都是各自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 创业初期也是多依靠个人品牌效应、人脉资源等 , 品牌也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 从理想和小鹏两个品牌的命名就可见一斑 。
另一家新势力威马的创始人沈晖则是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职业经理人 , 从威马初创肇始 , 舆论就多有强调沈晖在汽车行业的深厚背景 , 而威马自建工厂的独特路径 , 也是沈晖个人风格另一种方式的呈现 。
而与依靠个人风格导入流量、进而引入资金、寻求上市的发展路径不同 , 最近入局造车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本身已经是上市公司 , 有相当雄厚的资金储备 , 在业务模式上也更具有主导性 。
最近官宣的小米造车计划是最为明显的一个 。正式的消息出自港股上市公司小米集团的公告 , 造车计划也是以小米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形式立项 。雷军为此还亮出了小米集团的家底:现金余额1080亿元 。“不差钱”的表态意味着至少小米造车时不必像蔚来、小鹏初创时那样 , 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拉投资、募集资金的工作上 。
不仅是资源的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