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伙食费20元,家中空无一物:90后白领的“不消费主义”

宣布成为不消费主义者之后,乔桑不再化妆,每天穿同一件灰色卫衣,搭配着软塌塌的灰色运动裤和白色帆布包 。
她今年30岁,干销售八年,当这样一身出现在工作场合,总能听到“委婉”的抗议 。在五星级酒店开年会,有人对乔桑只背了帆布包感到惊讶,评价她“穿得太素,拿得太少” 。与客户初次见面的场合里,乔桑也能“明显感觉到,没有礼仪场合的那种特别尊重 。”
乔桑践行的是“不消费主义”——不消费不等于完全不花钱,提倡的是不去过度消费,简化生活,留出更多的精力关注心灵 。
和大多数网友一样,乔桑对不消费主义的最初印象来自新西兰华人丁红——她将这一的理念引进国内 。丁红的故事广为流传:全部行李只有一个背包,六年没租房,住在公司,吃剩饭,在健身房洗澡,一个月平均花费不超过500块 。
在乔桑初期分享的视频中,她试图模仿丁红,严格地不花钱 。但她发现自己陷入了“怎样才能不花钱”的焦虑 。她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平衡方式 。
4月24日,乔桑在“空无一物”的家中读书 。采访人员 苑苏文 摄
“不消费”的生活
不消费的第一天,乔桑开始为食物发愁 。
乔桑盘点了自己存货,发现几十袋方便面全都过了保质期,只得忍痛扔掉 。她拉开双开门大冰箱,有螺蛳粉四袋,鸡尾酒十几罐,五谷杂粮,零食饼干,苹果,少数肉类和坚果 。
既然不能消费,乔桑打算以物易物 。于是把螺蛳粉和鸡尾酒的照片发到小区业主群里,询问是否有人想要,但无人回应 。
早晨起床,她吃了电饭锅里煮好的杂粮粥,中午,同事们都外出吃饭,她独自留在办公室里吃一杯自制豆浆和一个苹果 。下午,她和同事们聊起自己正在践行不消费主义,这听起来像是她从此一分钱都不能花,同事们想帮助她,有人遗憾地说,自己前天吃的海底捞剩了很多菜,早知道就拿给她,还有人说,自己家里有多余的鸡蛋,可以在第二天带来 。
乔桑决定用两本瑜伽书换这几颗鸡蛋 。
她想效仿国外的不消费主义者,去超市寻求过剩的免费食物 。楼下超市的老板忙着招呼客人,简短地告诉她,每日剩下的蔬菜和水果,会选其中品相好的低价销售 。乔桑想免费回收些品相不好的,但老板并不搭理她 。她还试图去菜市场免费回收卖不完的散装牛奶,仍以失败告终 。
她开始四处“化缘” 。同事拿来了承诺的12颗鸡蛋,关注她视频的人给她送去了半包挂面,两颗发了芽的土豆和三根胡萝卜 。
她回收了父亲的不锈钢老饭盒,继承了这位退休国企职工十几年前每日带饭的生活 。把土豆发芽的地方切掉,高温蒸熟,做成土豆泥当午饭 。后来,朋友还接济了大米,解决了她的口粮 。
食物的匮乏让乔桑感到饥饿,她自我解释这是开始尊重食物,开始思考摄入营养均衡 。直到有天她去体检,发现可以吃免费的自助餐,不由自主地取了比平时更多的食物 。
不仅在食物上节省,“衣、住、行”等方面,乔桑都做减法 。
捐走200件衣服后,她连续几十天穿着一套灰色卫衣和运动裤,衣服沾了味道,她就喷点香水,脏了就清洗过后用洗衣机甩干 。
她把头发在脑后扎起,对着镜子,鼓起勇气剪掉小辫 。头发散开后,后脑勺处剪得凹进去了一块,只能求助于妹妹,才勉强修齐 。后来,她学会了自己剪头发,把头发长度控制在了耳垂之上 。
乔桑80多平米的房子,变得越来越空 。隔出两间卧室的非承重墙被她推倒,变成一望到底的开间 。她有过沙发,但刚买来就扔了架子,摆着几个垫子在地板上,后来垫子也被她舍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