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伙食费20元,家中空无一物:90后白领的“不消费主义”( 四 )


她买了大量粉色玩偶摆在屋里 。但布置完后,她发现灰尘十分难清理,“我的脸又是敏感皮肤,娃娃上落满灰尘,我一抱脸就痒痒 。”她还买了许多小植物,摆满了阳台 。但有一年冬天,气温低至零下12摄氏度,冻死了大部分绿色 。
遇到工艺品店清仓,她就跟着席卷一番 。回到家,她把这些玻璃瓶摆在茶几、电视柜、酒柜等一切有空隙的地方 。没多久,儿子路过电视柜时,不小心碰碎了几个 。
想扔掉这些东西并不容易 。她每日精挑细选,一点点丢弃,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木地板才终于大片地显露出来 。
对物质的执着,或许源于对自我的忽视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宋素红说,正是因为把自己看作是被别人凝视的对象,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者是眼光,所以才会去不断的去消费 。
“不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一个守财奴,而是说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宋素红提到,鲍德里亚著作《消费主义》中写道:“我们购买一个商品,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件商品,而是因为商品上面的符号 。”他认为,不消费主义者所反对的,应当就是鲍德里亚批评的那种为了炫耀,基于符号的消费 。
“如果你没有焦虑的话,其实这些东西它是卖不出去的 。但是焦虑感本身它会被导向一种精神的心理的需求,比如我可以多看多学,然后通过充实我自己,得到内心安宁来缓解这样的焦虑 。”北大中文系博士陈子丰说 。
乔桑打算尝试“流浪书店”,已经有几个网友从她那里登记借书 。采访人员 苑苏文 摄
半面书墙
乔桑不打算把自己割成分裂的两半——打工人和修行者 。
双手后伸,然后恢复站立,弯腰,头埋到小腿上,这套动作叫“拜日式” 。4月23日周五,乔桑早上五点半起床,用手机直播教授瑜伽,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满脑子却在思考这天的工作方案 。
在奉行不消费主义的第144天,结束了清晨瑜伽后,乔桑穿上西装,戴上手表和戒指,出门谈判 。
这一天,她连续跑了五家公司,工作结束时,天已经全黑 。“我脑袋炸了,生理上犯恶心,是真的要吐的那种 。”
所幸最后那家公司出门就是地铁站 。乔桑徘徊在站门口,突然想看电影,这是过去她放松自我的常用做法 。但这次,她让自己冷静了一会,直接坐地铁回家了 。
进屋后,她把手机放在门口鞋柜上,看了会书,晚上九点半的睡觉闹铃响起,就睡了 。
不消费后,乔桑把省下的时间用在读书上 。刚开始,她不得不勉强自己 。她读的前几本书是东野圭吾悬疑小说系列,一本书缓慢地读了一个月 。“没感觉,我就觉得我在刷书看 。”
直到某一天,有人给她寄了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她看入迷了 。“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乔桑认为,这本书与自己的精神世界贴近 。她又看了毛姆的《刀锋》,梭罗的《瓦尔登湖》等 。后来,她开始翻哲学家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4月24日,网友寄给乔桑的书,摆出了半面书墙 。采访人员 苑苏文 摄
乔桑在社交网站有十几万名关注者 。连续116天更新视频后,她宣布,要把自己家打造成书籍中转站,粉丝向她寄去旧书,她制作了“流浪书店”的标签,贴在书上 。把这些书摞起来,靠墙放着,堆成了半面墙 。
看着已经摆成了小半堵墙的书,她又开始思考 。“这么多书,是不是另一种囤积?”
天气回暖了,石家庄的地暖停供,夜晚的凉气穿透薄薄的床铺 。乔桑开始打算再买一个新的床垫了 。她读的书也不再局限于高深的人生道理,她开始在手机上看“甜宠文”,并沉迷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