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数字人、虚拟数字人傻傻分不清?谈谈“数字人”的定义( 三 )


虚拟人和数字人 , 如果虚拟人定义放弃第一项虚拟身份设定的要求 , 强调其存在于虚拟数字世界的性质 , 那么和数字人就没有区别 。
虚拟数字人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和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数字人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0 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数字人白皮书”)中对虚拟数字人的描述是:
与上述医疗领域的数字化人体不同 , 本篇中所分析的虚拟数字人(以下简称“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与具备实体的机器人不同 , 虚拟数字人依赖显示设备存在 。虚拟数字人宜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人的外观 , 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别和性格等人物特征;二是拥有人的行为 , 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三是拥有人的思想 , 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 。
数字人白皮书中”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的描述强调了虚拟人物的性质 。关于虚拟人物的定义 , 并没有进行解释 。百度百科上虚拟人物的定义是:
虚拟人物指在现实中或历史上不存在的人物角色 , 它可以存在于电视剧、电影、漫画、游戏等的创作性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
如果按照百度百科上对虚拟人物的定义 , 则数字人白皮书中描述的虚拟数字人是对上述虚拟人描述的延展 , 除了外观和行为 , 增加了思想和交流互动的部分 , 如果严格按照上述各定义特征的要求 , 数字人的范畴包含虚拟人 , 虚拟人的范畴包含虚拟数字人 。
虚拟人、数字人、虚拟数字人傻傻分不清?谈谈“数字人”的定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目前存在的大多数虚拟数字人自身是不具备思考的能力 , 与外界交互绝大多数是通过人操纵实现的交互 , 比如虚拟主播之类 。目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交互能力 , 其能力与人力幼童相比也是非常初级的 。主要是因为目前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还比较低 , 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这一点 , 用过智能音箱的朋友应该都深有感触 , 无论是小度 , 还是小爱同学、天猫精灵 , 都只能对部分特定句式的问题给出有效回答 。
数字人白皮书中对虚拟数字人是否必须满足其所述三项特征的描述上用词并不直接——“宜具备” 。宜是多义词 , 作为形容词有”合适的“的意思 , 作为动词有”适合于“的意思 , 作为助动词有”应当“、”应该“的意思 , 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否定词(不宜) , 此处将宜理解为助动词”应该“比较合适语境 , 即”数字人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 即不要求必须具备 , 只是期望具备 。在不要求必须具备思想和交流互动的能力前提下 , 虚拟人和虚拟数字人是等价的 , 虚拟数字人强调虚拟身份和数字化制作特性 。
对于不要求必须具备交流互动能力 , 虚构身份的数字人 , 数字人、虚拟人、虚拟数字人这三者概念可以认为是等同的 , 网络上很多文章中指的是这个级别的定义 , 三者经常混淆使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 上文对数字人定义更宽泛 , 后文使用“数字人”一词来进行讨论 。
2D数字人与3D数字人
2D指的是几何上的二维 , 3D指的是几何上的三维 。2D是平面空间 , 3D是立体空间 。2D数字人和3D数字人区别不仅体现在视角上 , 也体现在制作技术上 。从呈现视角形式来说 , 2D数字人只能以单个视角去浏览 , 一般都是在制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视角 , 用户不可以自行变换视角 。而3D数字人能够以任意视角去浏览 , 至于是否开放视角给用户自己调整 , 由产品制作团队根据产品设定来定义 。目前大多数显示设备都是2D的 , 很多3D作品也选择使用2D呈现 , 比如科幻动作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是使用3D制作 , 影院放映同时有2D和3D版 。但即使是3D版本 , 也只能有立体效果 , 并不能调整视角 。从制作技术上来说 , 3D数字人需要制作三维立体模型 , 2D数字人则不一定需要 。为什么说不一定需要 , 因为传统的制作方法一般直接做2D的图像即可 , 而新的趋势也有使用制作三维模型渲染成2D图像的方法来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