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加码「互联互通」:支付只是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馨金融”(ID:Xinfinance) , 作者:洪偌馨、伊蕾 , 36氪经授权发布 。
共享「基础设施」虽然改变了市场环境 , 但其他市场参与者们能否改写「高频」碾压「低频」的局面 , 改变用户习惯 , 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
【阿里、腾讯加码「互联互通」:支付只是开始】——馨金融
国庆前夕 , 移动支付领域悄然迎来巨变 。
今天 , 微信官方发布公告称 , 腾讯微信支付正与银联云闪付在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 。
一方面 , 微信支付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 , 用户可于全国省会城市通过云闪付App扫描微信收款码完成支付;
另一方面 , 云闪付App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微信小程序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 , 首批上线包括微信读书、腾讯视频、猫眼、京东、步步高、瑞幸等小程序的部分场景 , 该能力已于9月22日启动灰度测试 。
阿里、腾讯加码「互联互通」:支付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在几天前 , 阿里巴巴旗下多款App已支持微信支付的消息登上热搜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 , 已经完成接入的APP包括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 , 此外 , 还有多个APP正在排队接入中 。
阿里、腾讯加码「互联互通」:支付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考拉海购支付页面、饿了么支付页面
很长一段时间 , 移动支付都是巨头们角力的残酷「战场」 。
从2013年微信支付开启「红包大战」 , 到后来移动支付抢占O2O场景 , 再到今天 , 支付牌照都是互联网巨头们的「标配」 。尽管移动支付市场的双雄格局已定 , 但包括美团、今日头条、滴滴和拼多多等在内的公司始终没有放弃布局自己的支付产品 。
究其根源 , 还是由支付的特殊性质而定 。支付业务是建立账户基础、形成交易闭环、积累数据的关键落子 , 也是发展其他金融业务的「基础设施」 。因此支付工具之间的「隔绝」与竞争才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 。
眼下 , 互联网巨头们的支付工具深入彼此的场景生态 , 也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的移动支付大战在经历了从跑马圈地到巨头垄断之后 , 又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互通 , 打破壁垒 , 开放竞争 。
事实上 , 这也不仅是支付行业之变 , 放眼整个互联网市场 , 随着反垄断整治不断收紧、互联网互联互通的趋势加强 , 这只是互联网产业迎来新变局的「前战」而已 。
但着眼于当下 , 这种改变真的会如我们预期的一样 , 在短时间内改写支付行业甚至互联网产业的市场格局吗?又或者「流量黑洞」们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优势 , 形成新的「马太效应」?
1、「互联互通」:从点到面
站在支付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 , 「互联互通」是几年前就明确的发展方向 。而当下我们讨论的支付行业互联互通 , 主要围绕条码支付开展 。
一个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2019年8月 ,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首个单独针对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简称「发展规划」) 。其中第十四条提出:
推动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 , 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 , 统一条码支付的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技术体系 , 打通条码支付的服务壁垒 , 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的互认互扫 。
也就是说 , 无论是B端(商户端)还是C端(用户端) , 都可以一码通用 , 无需再切换不同的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