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加码「互联互通」:支付只是开始( 二 )


监管之所以会提出「互联互通」的要求 , 是看到了移动支付行业的真实需求与发展困境 。尤其是在经历了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的过渡之后 , 之前被市场快速扩张而掩盖的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
比如 , 是在这个典型的双边市场中 , 许多商户为了满足C端客户不同的支付需求 , 要准备多个二维码以及与之匹配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 间接提升了支付成本 。虽然市场上有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看准了这个机会 , 推出了优化服务 , 但是也随之产生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
不仅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问题 , 随着移动支付巨头在线上线下场景都建立起优势 , 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逐渐固化 , 中小支付机构也渐渐丧失了发展机会 。
换言之 , 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一旦实现 , 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 极大便利用户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 , 「基础设施」的打通也使得所有支付机构们终于又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以拼多多和抖音支付为例 , 如果说「互联互通」之前 , 在缺少线下布局的情况下 , 他们支付的「天花板」主要是由用户线上的交易规模决定的 , 那么未来 , 随着线下「一码通行」的实现 , 其线上优势可能直接转化为线下交易 , 极大拓展其发展空间 。
其实 , 在银行卡发展初期 , 也面临过同样的局面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 不同银行在商户端争抢支付终端布局 , 而大行们借助自己的线下优势建立起极高的市场「壁垒」 。
然而随着银联成立 , 所有银行统一接入网络、共用「基础设施」 , 为中小银行们的发卡和用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 也推动了如今多元化市场格局的形成 。
对于移动支付市场而言 , 新的基础设施也在过去几年逐渐完善 , 比如网联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 , 网联成立的初衷本身就与整个支付产业的格局重塑和规范发展息息相关 。
从2017年到2019年 , 网联肩负的两项重要任务——「断直连」和「备付金集中存管」逐渐收尾 , 标志着移动支付行业在上一阶段的风险整治基本进入尾声 , 也确立了网联在移动支付市场中的地位 。
截至2020年底 , 网联平台已连接近4000家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持网络支付牌照的全部支付机构 。
以此为支点 , 2019年12月30日 , 网联在央行科技司牵头下 , 在宁波试点跑通了国内首笔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 。次年初 , 网联在成都组织完成了央行标准互联互通付款扫码业务的交叉验证 。
同一时间 , 作为「老大哥」的银联也在加码布局这一市场——先是银联和财付通试点互联互通业务 。随后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宣布 , 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 , 已实现手机银行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收款码的支付功能 。
以前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三年为期 , 2021年本就是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落地之年 。
因此 , 移动支付的开放与协同也在情理之中 。但现阶段的「互联互通」还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的阶段 , 也很难判断哪种落地模式更优 , 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 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仍需不断磨合和试水 。
此外 , 与银行卡市场相比 , 移动支付市场还是有其特殊之处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 流量巨头们依然在无形中占领着用户的心智 。
共享「基础设施」虽然改变了市场环境 , 但其他市场参与者们能否改写「高频」碾压「低频」的局面 , 改变用户习惯 , 还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2、「反垄断」加码:从支付到外链
虽然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发展得如火如荼 , 但显然 , 如今我们讨论的「互联互通」已经远远超出条码支付这个狭窄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