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回家了( 八 )


通过由南向北对西双版纳—普洱—玉溪—昆明的地理气候环境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亚洲象而言,越向北,气温越低、食物越少,越不适宜亚洲象栖息 。而元江水系分隔了两个重要的自然气候带,南北两岸植被类型差异明显,是亚洲象适宜栖息地和一般栖息地的分界线 。
此外,渡过元江干流对促进“人象和谐”至关重要 。对人类而言,亚洲象是猛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元江以北大中型城市密集,群众对如何与亚洲象和谐共处的经验不足,发生人象冲突的概率较高,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不是长久之计 。
成功渡江!
2021年8月8日20时零8分,14头北移亚洲象安全过桥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 。
【大象,回家了】元江干流是象群南归的最大障碍 。眼下正值雨季,元江干流处于丰水期,水面宽、水流急,对于带着幼象的象群来说,自行渡江难度较大 。
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介绍,象群自7月27日向南返回至元江县境内后,指挥部就着手考虑帮助象群渡江的问题,制定了从水域和桥面渡江的两套方案 。通过提前勘察地形,预判象群迁移活动路线,综合考虑象群的移动速度和活动节律,预设了适宜的取食、取水和休憩地点,并按照预设路线布设移动脉冲电围栏等安全防范设施,结合补食补水诱导、人工开路避开人口密集区等工程,最终协助象群到达适宜渡江的地点 。
前线指挥部在象群还没进入元江县境内时,便由指挥部人员、水利部门专家、公路部门、林草部门专家对象群过江点进行勘察调查 。短短几天内,指挥部工作人员便步行走完元江县境内76公里的元江河道,并结合象群所在位置,深入进行分析研究,为避免象群从水域渡江可能造成的危险和伤亡,最终选择让象群从昆磨公路元江入口收费站附近老213国道老桥桥面渡江 。
为帮助引导象群移动至渡江点 。前线指挥部根据象群从石屏县进入元江县所在位置,派出工作组深入踏勘,确定了东、中、西三条线路 。元江县委、县政府共投入车辆2844辆次,投入人力6673人次,加强对线路的围堵封控和投食引导 。在这一过程中,象群无数次偏移既定线路,但经过各级各部门人员的努力,13天12夜后,象群顺利到达渡江点,并渡过元江 。
2021年8月8日,北移亚洲象渡过元江 。图片来源: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南下“缺耳家族”
2020年3月“小缺耳家族”从勐养子保护区出发一路南下,经过基诺乡,在勐罕镇、勐仑保护区,后徘徊在中科院热带植物园附近,一度因啰梭江水流湍急无法过河 。据介绍,“缺耳家族”性情较为凶悍,曾犯下多起伤人事件 。
热带植物园的相关专家与当地森林消防、公安、林草局工作人员一同日夜监测 。2021年6月26日,逗留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缺耳家族”正式离开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助理研究员邓云介绍南下象群
“今后,亚洲象还是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迁徙事件,可能是‘短鼻家族’,也有可能是其他族群或独象 。”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沈庆仲看来,象群再度北移是几乎肯定的 。
历史上,亚洲象曾经遍布黄河流域至云贵高原的大片区域,对它们而言,迁移是一种正常行为 。迁移有助于野象寻找新的栖息地和开展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大象智力水平很高,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迁移路线能够形成记忆地图,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每次成功翻越高山、跨越桥梁或者利用人工设施的经验都可能得到累积和传承 。随着云南野象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野象扩散与迁移十分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