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回家了( 五 )


6月25日,采访人员来到峨山县,大象闯入的那家汽车店已经重新恢复平静,被大象撞坏的玻璃墙被贴上了大幅海报遮挡 。人们谈论起大象,仍然心有余悸 。彼时,大象已被劝返至峨山县富良棚乡 。
峨山县的主要作物是烤烟,这是大象不吃的;少数玉米长得还比较小,也不够大象吃 。指挥部因此采购了4吨玉米,分次择机投喂给它们 。“天天从监控画面里看它们已经一个月了,我感觉,与5月底到峨山县城时相比,大象们长胖了 。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 6月25日,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感慨道 。
5月24日20时,14头野象迁徒到玉溪市峨山县,在大维堵村一带活动,其中一头年幼小象因当天觅食了大约200斤的酒精,“醉倒”在大维堵小寨组,睡过头脱离象群 。图片来源: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大象出走给人类带来的科学之旅
2021年5月30日,15头亚洲象群迁徙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大湾村 。距玉溪市中心直线距离只有约15公里,逼近昆明城区 。至此,前线指挥部已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共450余人次,出动警车、渣土车228辆、挖机4台、无人机3架,投食大象喜爱的玉米、菠萝等 。
亚洲象迁徙路程远、周期长,这个过程中多名野生动物、信息通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边工作、边研究、边应用,留存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的成果数据,为今后科学有序开展亚洲象保护管理积累了经验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介绍,北移亚洲象群的整个监测工作是在不停的移动中进行的,过程中要克服监测设备快速转移安装、复杂环境下的电力和通讯保障,以及即时监测、预警防控信息的多点、双向传导等技术难题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各地公安队伍、电力、通信等部门,以及电子设备和电讯企业等给予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员团队支持 。
在防控技术方面,北移亚洲象群为探索动物种群管控方案提供了实验机会 。人们总结出“盯象、管人、助迁、理赔”的防范工作八字方针,还创新性运用了亚洲象迁移线路预判,布控与投食相结合的柔性干预技术 。
让大象“回家”需要几步?
2021年6月2日晚,象群到达云南省会昆明市的晋宁区 。也是在此处,象群在人们的引导下开始轨迹向南的转折 。玉溪市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应勇告诉采访人员,引导工作的原则是:“远离昆明、防止北上、人象安全” 。
到6月底,除了离群的独象在晋宁区持续逗留外,14头亚洲象组成的象群被成功引导回玉溪市易门县 。但让它们再往南走,并不容易 。
最常用的引导方式是“围堵”,用障碍物挡住往北的路 。围堵的区域很广,指挥部调集了300多辆车,这是不小的工作量 。
杨应勇说,“象群本来是一路向北,现在我们要引导它们改朝南走,它们一开始还是很不习惯的 。”杨应勇介绍,象群曾走入一个狭小空间,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围堵环境,人们堵上了北面的路,但象群并不甘心 。从那天凌晨1点到早上6点,大象尝试往北面“进攻”了8次,好在最后还是朝南而去 。
象群在徘徊时,人们其实不是没有想过它们在当地长期停留的可能,并且已经考察了一些可能的新栖息地 。例如,十街乡的十街河流域,有水源有食物;但是森林较少,大象的活动区域不够 。附近的绿汁江河谷区域,同样能保证水源和食物,而且有天然的地形屏障可以与人群分隔,然而同样是活动区域较小 。杨应勇说,目前看来,还是南面的普洱、西双版纳更适合它们的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