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回家了( 三 )


2020年9月23日,“短鼻家族”进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这里产下1头小象 。
象群抵达当天,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的毕仕学与另一名同事承担起了象群监测工作 。这是时隔20多年,毕仕学再次见到亚洲象 。2020年11月22日,毕仕学与同事发现象群中有象一直在喊叫,待象群走后,他们在地里发现了胎盘,由此确认小象出生 。
“它总是被围在群象中间,鼻子一甩一甩的,可爱得很 。”小象诞生的山岭叫高丽中山,毕仕学说,“我们给它取了名字,如果是公象就叫‘高高’,母象就叫‘丽丽’ 。”他还动员村民将地里的玉米留着,先不要收割,供象群取食 。
监测员回忆看到小象出生的细节 。
首次踏入“高海拔”墨江,“短鼻家族”第二头小象诞生
2020年12月17日,象群进入普洱市墨江县境内,2021年3月28日再次产下1头小象,象群数量增至18头 。
墨江县林草局生态保护股股长张庆明介绍,这是有记载以来大象第一次踏入墨江县,墨江海拔高度1300-1700米左右,而亚洲象的适宜生活海拔在1000米以下 。张庆明从事生态保护工作30年,经常和野生动物打交道,却是第一次接触大象,他既紧张又激动 。
张庆明记得,他们第一次监测时,无人机飞得不够高 。象群不熟悉无人机的声音,十分戒备,它们会抬起头看或把小象围在中间 。后来,监测员们尽量远距离监测,只在重点防控区域用无人机跟踪,平时不打扰它们,“我们知道象在这里,就让它睡、让他玩,可视范围内知道它行进的趋势就行了 。”
18头象中有两头亚成体象,分别叫“墨江一号”“墨江二号”,它们因离开墨江后不久又离群返回而得名 。张庆明形容这两头小象“很调皮,就像十四五岁的人处在青春期有些叛逆” 。它们白天热了在河里游泳,肚子饿了又到庄稼地里吃玉米、水稻,晚上也进寨子里凑热闹 。
据张庆明观察,两头小象离群后,“短鼻家族”大多时候都不会进村入户,而两头小象在的时候,却几乎都要进村 。
“我们对大象是既怕又敬 。”张庆明说,“大象在云南、在哈尼族文化里是吉祥物,所以大象弄坏了东西,大家也没有要怪谁的意思 。”
亚洲象北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中采访活动媒体座谈会上,普洱市林草局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科科长周智韬介绍情况 。
监测员和离群的象:“象大哥,往这边走!”
2021年4月16日,17头亚洲象离开普洱,从墨江县联珠镇北移至玉溪市元江县,“短鼻家族”的成员也在这时发生较大变动 。北移时,1头成年老象没有北上 。2021年4月24日,又有2头亚洲象“墨江一号”“墨江二号”由玉溪市元江县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后在宁洱县活动 。其余15头大象继续北上 。
宁洱县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没有北上的那头成年老象在2021年3月12日就从墨江县返回曾经待过的宁洱县,10天后又到达普洱市思茅区,在思茅区待了近1个月,再次回到宁洱县 。
宁洱县宁洱镇政合村的生态护林员黄发良、天然林停伐管护员黄发章两兄弟负责监测这头“象大哥” 。黄发良说,这头大象常在小黑江附近的山林活动,尤其喜欢在树林深处平坦、隐秘的地方休息 。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兄弟俩就骑着摩托上山找象 。他们逐渐辨认出大象出入山林留下的深浅、新旧不一的脚印,有时会给前一天的脚印做标记来判断位置 。他们观察到,大象白天在林中休息,傍晚出去觅食,“每天往返都踩在同一个位置上”,“只要它在这座山上,大多数都能在这里找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