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去私人影院?


谁还去私人影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撰文|陶心怡
编辑|桑明强
氪约栏目策划:刘涵
本文为氪约x新眸联合出品
一个明显的感 知是 , 私人影院正在面临两难抉择 。
【谁还去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是近些年兴起的消费热词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私人影吧、迷你影吧、视听馆等 。一般来说 , 它由独立的电影放映包厢构成 , 配以不同于传统商业影院的私人订制的个性化服务:既不追求传统商业影院的视听效果 , 也不追逐时下热映的国内外商业大片 , 而是转向观影私密空间与私人定制服务上 。
溯源私人影院 , 它真正的扩张时间点要从2013年开始算起 , 然后迅速在几年间了开遍一、二线城市 , 但在2019年之后 , 私人影院迅速收窄 , 陷入不断关店的迷局 。和其它娱乐类项目相比 , 从诞生到冗余 , 私人影院的风口期显得尤其短暂 。基于此 , 本文新眸将着重分析:
复盘私人影院发展路径;
讨论私人影院的消费可持续性;
加速出清 , 会是私人影院的终局吗?
01
应运而生
私人影院的原型 , 可以追溯到中国台湾的“MTV”模式 。
在当时 , 台湾电影市场发展尚未成熟 , 院线、影院无法满足观众对电影数量级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 , 被称为“MTV”的商业业态应运而生 , 这也是私人影院的最早雏形:消费者可以在展柜上挑选自己喜欢的电影院录像带 , 在一个小包间里播放观看 。
事实上 , 这种商业模式在内地并不陌生 , 所谓的“MTV”正是过去“录像厅”的前身 。由于很多家庭买不起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 , 录像厅成为了电影爱好者和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 因收费普遍低于电影院票价 , 又解决了放映设备的问题 , 录像厅得以在国内迅速发展:公开数据显示 , 在国家相关机构登记和没有登记的录像厅曾达到150多万家 。
对于私人影院来说 , 2013年是一个关键时间点 。
从电影技术和互动层面来看 , 传统院线仍在不断迭代:一方面 , 实现了银幕类型上的多样化 , 如3D、IMAX、巨幕等 , 另一方面 , 也实现了电影技术上的多样化 , 如1.3K、2K、4K、杜比全景声、超感座椅以及120帧突破等 。
但从电影消费模式来看 , 传统影院仍固守着“购票—等候开场—看电影—离开”的单一循环 。对于消费者而言 , 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矛盾已日渐尖锐: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影片类型少 , 电影开场时间不灵活 , 每部电影的排片场次有限 , 因公共性导致社交功能薄弱 。
同时 , 这是私人影院得以衍生的主要原因 。
电影的长尾效应 , 是私人影院得以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 。长尾效应 , 是一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需求和效益大多会集中于头部 , 分布在尾部的部分是零散的需求和效益 , 长尾效应的价值在于后半部分呈现出的数量上叠加 。
电影的本质也是商品 , 也逃不开长尾效应 。一般来说 , 电影获利主要在于院线上映期间 , 大约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 这段时间可以被看作是长尾效应的头 , 之后影片热度会有明显减退 , 但电影本身并没有时效性 , 不会因为在院线影院下档后就消失不存在 。
如果将电影市场不断细分 , 各种小市场的累计也能带来不菲的收益(迪士尼售卖周边就是最好的例子) , 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 , 这部分零散但长期的市场需求是长尾效应中的尾 。
02
风口期
2015-2018年间 , 是私人影院的高速发展期 。
根据广电总局相关统计信息数据 , 私人影院的数量从2015年的35.8万个增长至2018年的158.4万个 , 增幅342.5% 。观影人次同样呈现不断增多态势 , 从2015年0.96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3.68亿人次 , 增幅2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