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科技与文化,从融合走向更新

文|陈根
当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到新高度时 , 是将文化的内容、理念、形式等元素与科技的精神、方法和理论等要素有机地结合 , 因此改变产品的价值、品质 , 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 。这体现了一个创新的过程 , 也将成为一种社会秩序的更新 。
美国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罗伯特·金·默顿曾将科技置于社会改变的视阈中 , 探讨了文化、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关系 。正如默顿认为的 , 正因为缺乏科技本身的社会文化结构所需要的概念框架 , 科技的发展才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
人文科学 , 虽然不能代替政府和公众来制定公共政策 , 不能剥夺民众和民选官员的决策权 , 但是却可以给公众提供信息 , 让公众在好的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也是未来工业世界得以存续的基础所在 。
创新三螺旋理论受基因的三螺旋模型启示 , 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的新范式 , 创新三螺旋理论认为 , 支持创新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 , 这种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由三股力量构成 。
一是由地方或区域政府及下属机构组成的行政链;二是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公司构成的生产链;第三股是由研究和学术制度组成的技术科学链 。而这三者在履行知识创造、财富生产和政策协调的职能之外 , 三部门之间还通过互动派生出新职能 , 最终孕育出基于知识繁衍的创新 。
陈根:科技与文化,从融合走向更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显然 , 科技与文化与社会秩序也切合着创新三螺旋理论 , 并基于此生长和发展着 。其中 , 社会秩序是文化追求和科技探寻的目标 , 但社会秩序的解释意义既不在文化之中 , 更不可能禁固于科技之中 , 社会秩序是独立的、实体的螺旋线 。
在文化、科技和社会秩序的三螺旋模型中 , 三者交迭作用、互促创新 , 形成的“互为因果”关系 , 是系统成形的核心吸引力 , 使创新三螺旋模式得以成立;社会秩序建立和传播“主导”文化及科技进步 , 推动着创新螺旋上升 , 成为创新三螺旋模式成立的内在驱动力 。
人类社会的进程 , 表面来看 , 是一个又一个科技发明推动社会进步;中观来看 , 是科技创新带来文化创新 , 带给人类社会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深层来看 , 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创新 , 创造出新的人类精神群体 , 催生出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
显然 , 人类文明的生长 , 绝非外在物质的增长 , 而是内在精神的建立 , 是由个体精神自律扩散到社会整体秩序的升级换代 。当科技在工业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强势 , 经历着从技术层面到商业经济动力的转变时 , 如何将科技与文化真正融合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则是时代必然要面临的议题 。
未来 , 随着工业社会重构 , 思维方式重置 , 世界也将为之一变 , 意义全新 。
【陈根:科技与文化,从融合走向更新】来源:陈述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