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科技进发: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十年研发路( 三 )


从2013年格兰仕交付第一台工程样机开始 , 整个项目经过工程样机、初样设计阶段、初次模样阶段、结构热控件测试模拟阶段、数据传输模拟阶段、电性件阶段、鉴定件阶段到最后的产品正样阶段 , 一路攻坚克难 。
2019年10月 , 格兰仕交付一台正样件样机 , 并且通过航天中心专家的测试与评审 , 它便是出现在“开学第一课”中 , 由航天员们亲自“代言”的中国第一台航天微波炉 。
如今 , 格兰仕在研发大楼专门辟出一间展厅 , 分门别类地存放着航天微波炉全套的零件和样机模型 。如同中国航天“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的精神 , 格兰仕起步于筚路蓝缕 , 通过扎实的研发和科技积累 , 向高端制造迈进 。
收获
格兰仕是一家敢于砸重金投研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 。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忙于低端制造时 , 格兰仕已经前瞻性地在全球吸纳权威技术专家 , 从事家电产品尖端技术以及新材料、智能化的应用研究 。“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梁昭贤在不同场合强调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 这也是格兰仕的底色 。
早年格兰仕起步做微波炉时 , 磁控管技术掌握在日本和韩国厂商的手中 , 公司时时面临被断供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的技术 , 梁昭贤决定投入重金 , 立项自主研制磁控管 , 真诚感召一批国内专家和上游合作伙伴共同攻关 。
有韩国厂商为此还提醒过格兰仕 , 说韩国三星投巨资做磁控管 , 三年无果 , 最后还是花重金请来日本的技术人员才解决问题 , 让格兰仕有心理准备 。
格兰仕磁控管项目立项于1999年—2000年 , 到2004年便达到年产616.4504万只 , 让韩日厂商颇为吃惊 。
2011年格兰仕接下航天任务时 , 将其视作公司成长的良机 , 要跟着航天项目一同成长 。“虽然目前我们还暂时看不到航天微波炉有哪些技术可以转化 , 但是研制过程中向外界学习到的方法论已经在提升优化格兰仕的内部管理 。”李工说 。
格兰仕对照着航天工程中一些开发方法 , 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流程进行梳理 , 做出一个目视化的管理系统 。此后进来的员工都要求按照优化过的流程进行培训 。
李工举了两个例子 , 一个是引入余量设计 , 这是指某个指标的设计最高限值和正常工作限值之间的差值 。“打个比方来说 , 一个人正常情况下跑100米 , 但你给他补充的能量要大于跑100米 。每个细节都充分考虑余量设计 , 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
另一个是“归零”处理 。如果设计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技术隐患 , 那就归零从头开始 。格兰仕把这个思路也引入了管理流程 ,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格兰仕在工艺上亦是收获良多 。航天微波炉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盐雾试验” , 微波炉整机在设计时所有的结构件进行零间隙的配合 , 防盐雾水进入整机内部 , 原材料表面进行烤漆、阳极氧化处理、表面喷砂导电氧化处理 , 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出现生锈、腐蚀、损坏现象 。
设计都是相通的 , 航天微波炉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热效率 , 而这样的思路也被借鉴到格兰仕其他的产品线中 。
硕果
企业品牌的成功 , 是产品科技实力的成功 。
格兰仕在微蒸烤品类里已经做到全球领先 , 在微波炉单品领域又不断精进 , 用航天微波炉引领“无用”的创新 , 实则是在技术领域开疆拓土 。
当企业的技术占据产业的制高点 , 才拥有品牌分层布局的话语权 。2021年7月28日 , 格兰仕集团在收购了惠而浦(中国)后 , 正式推出品牌战略升级计划 。
在全新的品牌布局中 , 格兰仕推出全新品牌“易厨” , 以格兰仕强大的家电全产业链和智能制造为依托 , 让不同圈层的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健康便捷的烹饪体验 。格兰仕全新发布有DR空气炸微波炉、RL微蒸烤一体机、高端嵌入式微蒸烤公爵系列、智能扫拖一体扫地机器人等产品;惠而浦(中国)推出“帝度”品牌 , 定位冰、洗、厨电等搭载核心健康科技的高品质家电产品 , 以创新科技、精益制造和节能高效的产品满足中国市场升级型的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