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计算:华为云要给AI时代开一扇门( 二 )
其次 , AI应用行业知识来创造价值本身还是新生事物 。这里涉及大量实践性挑战 , 比如模型泛化能力、模型可解释性等问题 。想要在知识领域获得突破 , 还需要一系列AI模型本身的优化与升级 。
此外 , AI与行业知识的结合落地 , 还受到行业场景、组织流程、企业生产方式等一系列外在的、非技术因素的条件制约 。AI+行业知识能否落地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生态本身的智能化升级空间与技术获取能力 。
知识的挑战、AI的挑战、行业的挑战 , 三大难题让这道“知识墙”难以突破 。而就是面对这样一个现状 , 华为云的AI人决定试一试 。
开门者:推开知识计算的新路
2018年 , 袁晶博士加入华为云 。袁晶博士是一名在AI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跨界专家 , 曾在顶级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80余篇论文 , 并多次获得最佳论文奖项 。2020年 , 袁晶博士获得了ACMSIGSPATIAL十年影响力论文荣誉奖;2021年 , 他获得了SIGKDDChina时间验证奖(TestofTimeAward) 。
在云计算产业中 , 华为云有一个鲜明的标签 , 就是一手抓新技术 , 一手抓商业落地 。以二者之间的强联接作为一大产业特色 , 这也是华为云吸引袁晶博士的一个特点 。
来到华为云之后 , 袁晶博士同时负责AI算法、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和AI面向行业的产品商业化团队 , 这让他和他的团队有意识地去审视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从而全流程参与AI技术的落地闭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突破以往领域限制的自由度 , 让袁晶博士团队看到了行业知识与AI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比于传统的行业知识突破、数据获取等碎片化服务 , 团队认为当务之急是构建整体性的、囊括一系列工具与能力、能够实现全周期行业知识与AI结合的方案 。
在这一过程中 , 袁晶博士与团队在NLP、多模态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视野与能力成为关键推力之一 , 构成了“AI+行业知识”中“AI技术”的那一面 。例如在2021年 , 袁晶博士团队就有多篇论文被ACL2021 , CVPR2021等顶会接收 , 并且获得CCKS篇章级事件抽取技术评测冠军、国际权威WSDMCUP大赛金牌等 。
另一方面 , 华为云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实践了超过600个AI项目 ,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行业需求、行业经验 , 这些实践经验构成了“知识”的那一面 。
“AI技术”和“知识”二者相遇 , 让华为云有了推动一个全新方向的可能性 。虽然前途依旧充满挑战 , 但至少有了打破僵局的机会 。
一系列的研发、产品化与行业融合实践之后 , “知识计算”解决方案终于在2020年正式发布 , 共包括四个方面的技术能力与产品服务:
首先是知识获取 , 通过对多模态的行业知识 , 比如生产系统中的机理模型、专家经验进行解析和处理 , 完成由现实经验向数学模型转化的第一步 。
之后是知识建模 , 根据业务场景的具体需求 , 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建模工具 , 比如流水线式的自动化知识图谱 , 极大缩短行业知识图谱的构建时间 , 并且实现图谱的自动更新 。
继而是知识管理 , 让用户获得行业知识的存储和高性能查询能力 , 并且实现自动化更新、冲突管理等功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后在知识应用层面 , 华为云可以提供知识搜索、可视化分析、知识推荐等基础能力 , 以及智能对话、预测分析、知识推理等高级能力 。这些能力接口将华为云多元化的技术向企业开放 , 突破了企业应用知识的最后一公里 。
- 遍知教育赋能升级或将打破知识付费行业格局
- 华为“盘古”处理器芯片将用于pc芯片命名/代号
- 华为回应自研浏览器内核传闻:没必要
- 华为将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 新东方AI研究院团队获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单赛题冠军
- “曜阳大讲堂”公益知识平台1月16日云启动
- 以色列理工学院最新研究:量子计算机也有速度极限
- 摩尔庄园手游华为和ios互通吗(摩尔庄园手游华为和ios能否加好友问题详解)
- 先进计算产业新机遇,DPU打响卡位战
- 华为手机屏幕烟花怎么弄(华为手机放烟花效果设置流程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