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852名“教授级”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希望田野上,呼唤更多“土专家”( 三 )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 , 江苏农业机械化水平已高达88% , 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5% 。而在冬娟农场 , 这两项数据均超过95% 。“农业生产投入大 , 周期长 , 风险高 , 但近年来政府对农业如水稻种植补贴、农机补贴、仓储烘干设备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 农场才能不断抵御风险 。”于冬娟说 ,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 农场还朝着农业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农场1000亩稻田里 , 650亩都种植了金香玉1号、南粳5055、秀水2号等优良品种 。通过良种良法提升农产品价值 , 真正实现了“土里也能刨黄金” 。
带动乡村振兴 , 既要“塑形”也要“塑魂”
“对我来说做好乡村振兴 , 就是要把乡土文化传承下去 。”龚琦出生在泥人世家 , 已经是第7代传人 , 如何把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传下去 , 是她一直忧心的问题 。
无锡惠山泥人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 , 多年来因为缺乏创新内驱力而逐渐式微 。开讲座、办体验班 , 让惠山泥人进学校、社区、工厂 , 每年非遗传承人、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龚琦都要花不少时间到各地传播泥人文化 。龚琦还收了四位徒弟 , 毫无保留向他们地传授技艺 。让她欣慰的是 , 年轻人在传统技法之上 , 带来了很多新的想法 。
和龚琦一样 , 采访中不少乡土人才表示 , 推动乡村振兴 , 既要“塑形”也要“塑魂” 。
从一名乡村染坊的小学徒 , 到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习惯了学校、染坊、博物馆三点一线的生活 。他立志把近6万余件蓝印花布、绞缬、蜡缬、彩印花布、南通土布等纺织印染类实物遗存进行分类、编号、整理、拍照、断代等工作 , 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档案 , 对蓝印花布这项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进行脉络梳理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 。”吴元新被南通大学特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院长 , 近五年来 , 他通过公选课、讲座、非遗体验课程及宣讲活动 , 累计线上线下授课学员达十多万人 。此外 , 他还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 , 培养了来自20多个省份的400余位非遗传承人群 。“我希望的是 , 课程结束后 , 学生们各自回乡发光发热 , 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 让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吴元新说 。
“我生在农村 , 又回到农村 。感谢这个时代 , 让我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 。”南京雨花茶第五代传承人、南京盛峰茶业的掌舵人陈盛峰感慨 , 夫妻一同获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称号 , 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 , “我们都希望将雨花茶技艺传承下来 。”更让陈盛峰高兴的是 , 去年公司获评江苏省十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 , 省人社厅还配套了1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 。“南京3万茶农 , 哪怕只有3000人掌握了技艺 , 茶产业都可以兴旺起来 。”他认为 , 江苏有很多的能工巧匠 , 乡村振兴要结合江苏特点 , 做好技艺传承 。“农民有了一技之长 , 才能不被淘汰 , 农村也才能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