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百济之外,再鼎开辟了中国医药创新又一极( 四 )


不仅是在研发环节,在商业化进程上,再鼎医药同样强调开放式创新 。公司与疾病检测、保险、互联网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就赋能肿瘤精准治疗、创新支付手段、提升药品可及等方向展开合作 。
“我们愿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从研发至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展开合作,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加速产品获批、推动药物可及,最终造福全球患者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如此表示 。
笔者后记
全球医药研发,已经从寡头割据的大工业时代迈向专业化分工、智慧化研究的数字时代 。市场也在对传统的药研方式进行重构 。
来自Drug Discovery Today(《今日药物开发》)今年9月的一项基于超16万个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4家全球药物研发领先企业,在1999年-2018年的20年间,研发出270个新分子实体(NME),而其中41%来源于并购,19%来源于药品许可,40%来源于专利研究 。
不难看出在更为成熟欧美医药市场,直接并购、授权引进的方式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合作方式,而这也是处于由仿创结合向创新引领转变的中国药企的新机会 。“走出去,引进来”并非简单的创新药研“选品”过程,而是要进一步针对中国特定适应症的做研究和再开发 。
我们观察到,在全球肿瘤和神经疾病适应症等领域,再鼎医药的多个合作开发项目其实都是在引领这些研究的设计,先在中国做概念性验证,成功之后再进行全球开发的 。
扫描高举创新药旗帜的中国药企,各家有各家独特的发展路径 。恒瑞医药基于本土的自研体系,百济神州向外技术输出的发展模式,以及复星医药并购为重的打法,各有千秋,但是若以再鼎医药的发展视角看,我们认为其所采用的“开放式创新”,无疑为中国药企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
当然,说到底,我们还是更希望看到中国创新药企能够在关键性治疗技术的自研上,不断取得突破,甩掉创新药研“落后国”的帽子,真正成为全球市场的引领者 。这一天或许还远,但终将实现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