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欧盟“工业5.0”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启示


观点|欧盟“工业5.0”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启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工业5.0:迈向持续、以人为本且富有韧性的欧洲工业》(以下简称《报告》)正式提出欧洲工业发展的未来愿景及战略 , 即工业5.0 。工业5.0源于工业4.0 , 但并非简单延续 , 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和生态价值 , 其要求工业生产必须尊重和保护地球生态 , 将工人的利益置于生产过程的中心位置 , 进而使工业可以实现就业和增长以外的社会目标 , 成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工业5.0被认为是工业发展的最新形态 , 《报告》中关于落实以人为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新兴技术融合应用等内容 , 对于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报告》关于智能制造的主要亮点
落实工人在智能制造中的核心地位 , 《报告》强调从参与新技术设计部署、工作中融合应用新技术以及新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 。《报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以人为本 。一是要重新定位工人的角色 。将工人视为企业的投资 , 让工人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新技术的设计和部署 。新技术应用的核心是要服务于人 , 满足工人的多元化需求 , 而不是简单的“换人” 。二是创建安全包容的工作环境 。针对重复性、简单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工作 , 要逐步推动机器换人 。针对更专业的任务 , 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 来帮助工人高效率完成 。三是技能的提升和再提升 。随着生产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 , 必须推动劳动者技能的转型提升 , 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所需 。应努力培养工人的数字化技能 , 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方法 , 让技术变得更加直观、方便使用 。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加强合作 , 推动企业在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关于智能制造中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 《报告》提出健全风险防范投资机制、提升自主可控水平、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三项措施 。当前 , 受地缘政治和公共安全事件等因素的影响 ,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脆弱性凸显 。《报告》建议 , 未来欧洲需要构建具有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 在关键价值链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 产业需具备快速适应的能力 。一是健全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御险的投资机制 。完善“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中恢复基金的投资机制 , 提升投资效率;建立一个新的战略投资机制 , 各个成员国需制定详细的投资和改革方案;加强对战略性产业链的投资 。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加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模拟等技术的应用 , 推动新材料的开发 , 增强生产系统的灵活性、敏捷性 。三是推动智能工厂建设 。鼓励企业建设模块化柔性生产线、远程操作工厂 。
重视智能制造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共融发展 , 《报告》建议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等来实现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欧洲政策的核心 。《报告》计划通过实施工业5.0战略 , 提高工业领域的能源资源利用率 ,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应用 ,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数字化深度融合 , 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节能减排 。比如提供定制化生产和服务 , 推动二次资源和副产品的再利用等 。
对我国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启示
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 深化构建智能制造系统 。转变思想观念 , 摒弃简单的“机器换人”的传统思想 , 树立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理念 。一是推进人-信息-物理系统(HCPS)和人因工程等概念在智能制造实践中的落实 。二是鼓励企业实施“参与式设计” , 在研发设计中体现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的关注 , 充分重视和尊重消费者需求 。三是在生产过程中 , 加强传感与通信、动态任务规划、移动式工人辅助等的应用 , 确保工人安全参与人机协作 , 充分发挥人与机器各自优势协作完成各项工作 。四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作为研发计划的优先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