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欧盟“工业5.0”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启示( 二 )


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一方面 , 借鉴《报告》行动工具箱的做法 , 制定项目资助、技术推广等系列行动计划方案 。一是加大对全流程仿真、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建模、多目标协同优化的基础技术的研发;二是针对智能感知、人机协作、精密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 , 开展协同攻关 , 逐步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可控;三是通过鼓励应用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的研发 。另一方面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 整合力量建设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 。充分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集成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 支持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创新 , 推动构建技术路线图 。
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 。积极探索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典型场景、环节、层面的应用 , 打造多元新技术应用智能场景 。鼓励有基础的企业 ,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应用 , 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 , 全面引入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化系统 , 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 。不断完善智能工厂评价标准 , 明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细则、评价流程等 , 可以考虑采取线上和线下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评估 。对智能制造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并推广 , 鼓励企业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
着力完善财税、人才等支撑保障 , 改革技术创新的监管方式 。一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资金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智能制造特点的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品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考虑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更有力度的智能制造人才培训措施 , 增加有关数字化、智能化技能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在职人员、转岗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训 , 探索完善学徒制;深化新工科建设 , 通过支持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 , 培育专业人才 。三是推进智能智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 , 可开展咨询诊断、项目对接、企业评估等 。四是探索创新契约和监管沙盒等新的监管方式 。
【观点|欧盟“工业5.0”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启示】来源: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