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模式”成医疗健康数字化升级样本( 三 )


比建设互联网医院更重要的 , 是医院管理运营思维的“互联网化” 。在武汉 ,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通过拥抱数字技术 , 用数据驱动医院精准化运营效率的提升 , 搭起一座座连接医患的“云桥梁” , 让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到更多的医疗需求人群和场景中去 。
秒级识别新冠肺炎病灶 , AI创新应用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武汉模式”成医疗健康数字化升级样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医院的数字化升级之外 , AI、5G等信息技术也正在不断与医生的诊疗行为深度融合 , 被运用到不同的疾病领域和临床场景中 , 成为医生提供效率提升的工具 。
疫情爆发后 , 随着国家卫健委明确将 CT 影像结果作为 “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 , 抗疫前线CT检查需求量迅速激增 。在日常 , 平均一位患者做一次胸部CT检查会产生300张影像 , 单纯依靠医生肉眼阅片诊断 , 将耗费5-15分钟 。而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 除了为疑似病例确诊做检查 , 治疗期的患者平均每 5 天就要做一次 CT 检查 。繁重的阅片、出具检查报告工作量给影像科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更有太多患者经不起等待 。如何能够帮助前线医生提高效率 , 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
在疫情的关键时刻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徐海波教授团队联合腾讯觅影 , 发挥各自在临床、AI技术方面的优势 , 迅速完成了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 , 并在抗疫一线上投入使用 。基于腾讯的技术支撑 , 在患者进行CT检查后 , 系统通过对肺炎病灶区域的精确分割和定量分析 , 最快秒级就能完成AI模式识别 , 数分钟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 助力影像医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评判 , 大大缓解了当地CT筛查能力不足的压力 。“一般来说 , 我们对于AI诊断准确率要求在70%以上 , 而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能达到90% 。”徐海波表示 。
通过AI+5G的组合拳 , 会诊专家可以实时远程在CT影像上对病灶进行判断和标记 。两个月内 , 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帮助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 , 累计为来自雷神山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和东西湖方舱医院的24000多名患者进行了肺部CT诊断工作 。今年1月 , 搭载这套系统的车载移动方舱CT驰援河北 , 将河北前线的CT影像信息快速、准确地传回后方武汉中南医院影像科的“指挥部” , 每天最多可为300名疑似感染者提供新冠肺炎诊断的影像学依据 , 大幅提升了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
疫情应急期 , 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不仅大大减轻了前线影像医生工作量 , 减少了医护人员各院区间奔走的交叉感染风险 , 也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避免了小病灶漏诊的情况 , 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近期 , 该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注注册 , 意味着其正式进入临床 , 可以为更多医生和患者提供帮助 , 尤其是对医疗服务水平欠发达的基层有着重要意义 。
AI在新冠肺炎诊断上的成功落地应用 , 为科技与医学的融合创新打造了“武汉样板” 。腾讯觅影的AI医学影像技术 , 正在眼底和结直肠等疾病领域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后疫情时代 , 越来越多AI医学创新应用不断涌现 , 为传统医疗方式注入新鲜活力 , 也将成为医生面对疾病的新型有力武器 , 让患者得到更及时、更精准的治疗 。
1站式便捷就诊流程 , 电子健康卡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金钥匙”
“武汉模式”成医疗健康数字化升级样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