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一次播客付费的探索,这是我们的发现和思考( 七 )


经历一次播客付费的探索,这是我们的发现和思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考虑到核心听众(同时也往往是付费意愿更高的群体)通常也会在节目上线后较短时间内收听 , 那么解锁期限在两周左右似乎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设定(当然两周这样的时效设定也许会给活动的推广带来一定压力) 。在这个基础上 , 要推断出合理的人数阈值就比较容易了 。可以参考过往销售内容的转化率 , 乘以往期节目两周内的平均累计播放量 , 基本上就能得到一个较为现实的人数阈值 。
不过 , 上述有关期限的讨论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上 , 那就是节目并不具备很强的时效性 。不然即使两周后解锁了 , 对其他听众来说恐怕也没什么意义 。
定价
这次的节目统一定价为 9.9 元 。在第 174 期关于计划的说明中我们也已经解释过 , 考虑到这是一个在我们内部略有争议的定价 , 我们会觉得更有试验的意义和必要 。而之前未在节目中提及的另一个关于定价的讨论 , 就是它是否应该包含「利他」溢价?也就是说 , UTC 模式下的付费内容是否应该为创作者将来可能让渡的收益——即创作者的「利他」行为——提前收取部分溢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 那就是不应该 。创作者不应该用「溢价」来补偿自己主动放弃的潜在收益 , 不然(创作者这一方)也就无所谓「利他」了 。
对于《故事新编》来说 , 9.9 元是否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当然因人而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34% 的参与者认为「非常值」 , 63% 的人认为「与预期相符」 , 换句话说 , 问卷调查中的绝大多数参与者(97%)不会认为 9.9 元定价过高 。但无论这个定价高还是低 , 都无法否认绝对总价过低这个事实 。这就导致了参与活动的成本其实是比较低的 , 被吸引前来的参与者的意图更加多元(这一点我们在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已经得以窥见) 。多元本身未必是坏事 , 但它确实会给计划带来更多「噪音」 , 例如在这次计划中 , 这就为我们探索「利他考量」增加了难度 。
这种情况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无法真正成为检验忠实听众的标准 , 也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忠实听众真实的付费意愿 。9.9 元/集的尝试像是一次并未激起太大涟漪的徒劳的出手试探 。我们知道 , 9.9 是一个已经引起一些争议的单集价格 , 但对于类似定位与规模的创作者来说 , 从单个项目或者在一年中可以获得多少收入 , 这次尝试未能给出多少参考 。9.9 的单集价格是否可持续 , 能否沿用到一个季度或者一个系列的节目 , 都还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如果未来有类似尝试 , 也许多次或者总价较高的付费计划会是更加有效的做法 。
最后 , 我们想延伸出去谈谈统一定价的问题 。在中 , 嘉宾 谈到了自己在「阳光之下」音乐评选中所采用的 方式 。在可投票数固定的前提下 , 评委不仅可以选择把票投给哪些作品 , 还可以选择所投票数的多寡来表达自己喜好的强弱程度 。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内容的定价方式中是否也能纳入消费者喜好程度这一因素呢?这听上去是一种像是差异化定价 , 不过区别在于定价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在 Quadratic Voting 中 , 评委(高度「关心」的音乐消费者代表)拥有票数分配的权力 , 而在产品差异化定价的场景中 , 定价权往往集中在生产者或者销售渠道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差异化定价并不能被视为 Quadratic Voting 在产品定价中对应的方式 。更类似的也许是 Pay What You Wish 的付费方式 。
我们近期参与过的自然体验项目就采用了这种定价模式:在已经担负活动必要开支的基础上 , 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收获自行支付溢价 。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 在没有任何价格锚点的情况下 , 缺乏信息的参与者(而参与者往往是信息不足的消费者)很难决定到底应该支付多少溢价 。如果是碍于面子或者出于愧疚心理 , 那可能会导致 overpay 从而抑制未来复购;如果是因为低估活动所需的隐形成本而 underpay , 那么对于运营者来说没能充分把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转化成收入 , 长期来说是难以为继的 。所以 , 更可行的方式也许是有所限定而非完全放开的 Pay What You W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