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京“智造向服务转型”典型企业 看“最强大脑”如何给出“最强方案”( 二 )


“目前 , 公司主导产品数控成形铣齿机累计销售超过500台 , 占全国85%以上市场份额 , 可以说实现了进口替代 。”于春建说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该公司展厅一面墙上 , 密密麻麻挂着各式各样的专利证书 。“一直以来 , 公司带着产品的思维做服务 , 专注于齿轮加工新工艺、新装备研究 , 在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于春建介绍 。
据悉 , 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2件(第一权利人25件) , 软件著作权36项 , 掌握了一批领域内的核心技术 , 形成了“极坐标数控制齿加工机床”“数字化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智能装备及产线”等专利群 。
在成果转化上 , 南京工大数控目前已形成数控制齿机床、数字化综合性能试验台、智能制造装备三大系列产品 , 广泛应用于盾构机、风力发电、工程机械、锻压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 。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徐宁
专家点评:
聚合力量 , 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
费树岷(南京东奇智能制造研究院教授)
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就要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 包括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本身的智能化 , 以及管理上的智能化 。
简单来说 , 就是要把服务智能化做起来 , 向服务要效益 。未来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或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让用户更方便 , 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便利;二是在制造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减碳 。
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 尽量减少向大气和地下的污染排放 , 这就需要更高精尖的技术支撑 , 进而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支撑 。目前国家除了全能型人才 , 也在重视培养出更多相关领域专家 。以研究院为例 , 近年来持续引进专家教授 , 现有全职人员48人 , 其中研发人员就有32人 。
南京东奇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将围绕工程建设智能化、工业制造与机器人、水环保、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板块 , 开展落地工作以及建立试点示范 , 打造一个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和转化平台 , 建立集前瞻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
【探访南京“智造向服务转型”典型企业 看“最强大脑”如何给出“最强方案”】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徐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