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魔力,为何在电机行业失效?

【新能源汽车的魔力,为何在电机行业失效?】机遇背后也有困局 。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 带动了大量产业链公司的崛起 。不过这样的火爆景象 , 并未在驱动电机行业出现 。从财务数据来看 , 即便是份额靠前的头部企业 , 近来也依然处于营收减速、利润下跌的状况 , 表现甚至不如前几年 。
新能源汽车驶入了黄金时代 。
近期 , 诸多重磅新车密集亮相 , 例如小鹏的G9、蔚来的ET5 。另一边 , 李一男造车的传闻也尘埃落定 , 12月15日 , 其正式跨入造车行列推出“自游家”品牌 。与此同时 , 还有玩家看中B端市场 , 首次亮相便发布两款新车 , 计划2023年实现量产 。
照理来说 , 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有多热闹 , 上游的产业链公司就有多“滋润”——包括动力电池、锂矿、电池四大材料相关的产业链公司 , 今年以来大多业绩飚红 , 股价翻番 。
不过这样的火爆景象 , 并未在驱动电机行业出现 。从财务数据来看 , 即便是份额靠前的头部企业 , 近来也依然处于营收减速、利润下跌的状况 , 表现甚至不如前几年 。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 , 电机可直接决定汽车加速度、最高车速、爬坡等重要性能的水平 。但新能源汽车的魔力 , 为何在电机行业失效了?行业的春天还有多远?1 等待巨头
“方正电机是1995年成立的 , 我是1995年从事业单位下海来办厂的 。”张敏说 。
这一年 , 张敏联合钱进、章则余、李锦火等三人开始了创业之路 , 在浙江丽水 , 成立了方正电机的前身丽水方正 。
公司早期的业务主要是生产微特电机 , 包括缝制机械以及一些汽车配套 。2006年 , 公司的座椅电机走出国门 , 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 , 其家用缝纫机电机则是市场霸主 , 年产能达到数百万套 。
凭借这些传统业务的成功 , 2007年方正电机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
2010年 , 中国首批5个城市开始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 。眼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爆发 , 方正电机开始向生产驱动电机转型 。
其年度报告显示 , 方正电机在2010年年底便通过了一项投资年产30万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项目的议案 , 该项目首期投资1.2亿元 , 年产能2万台 。
及早转型 , 又耕耘多年 , 方正电机在2020年揽下驱动电机市场份额第三名的位置 。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 。后两者作为整车企业 , 有自家整车产品撑腰 , 占据较大的电机份额并不奇怪 , 只有方正电机是属于第三方独立电机公司 。
按照诞生背景的不同 , 电机公司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比亚迪、特斯拉等具有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经验的车企 , 方便自给自足;一类是传统的电机公司 , 例如方正电机、江特电机等;还有一类是跟随新能源汽车崛起而涌现的新兴企业 , 包括精进电动、上海大郡等属于此类 。
从成本来看 , 驱动电机在新能源车成本的占比约为10% , 看起来并不高 , 毕竟电池的占比就达到了40% 。不过 , 这项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其真正地位 。
类似于燃油车的发动机 , 对于汽车的加速能力、爬坡动力以及最高速度等指标 , 电机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大家俗称的“三电” , 就是由驱动电机、电池以及电控合称而来 。
目前 ,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电机主要是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是功率高、轻量化以及驱动灵活 , 但成本是其短板 , 因为其制造需要用到稀土材料 。此外 , 遇上高温、震动等特殊情况 , 永磁同步电机还会退磁 。
相比之下 , 交流异步电机的造价更为便宜 , 运行也比较可靠 , 但它的劣势在于 , 功率和扭矩不如永磁同步电机 。因此 , 永磁同步电机依然占据主流 ,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其在整个市场的装机比例达到了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