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殊“肢体”更好“赋能”

本文转自:人民周刊
——访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季林红
让特殊“肢体”更好“赋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访谈人物
季林红 , 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主任 , 教授 ,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医工交叉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 。
一直从事助老助残和人体效能增强的科研和设备研发工作 , 在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方面具有较多研究成果 , 曾经为多个国家队(跳水、滑冰、赛艇、皮划艇等)的运动员获得奥运冠军等世界冠军 , 提供跨学科的科学训练支撑和特殊装备技术 。
冬残奥会竞赛项目设置受主客观因素制约 , 与冬奥会存在较大差别 , 突出特点是传统雪上项目设置稳定、体能主导类项目占有绝对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冬残奥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 吸引更多残障人士参加到冰雪运动中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特别设立了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关键技术项目 , 为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助力 。日前 , 项目负责人季林红教授向采访人员讲述了项目研发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
让特殊“肢体”更好“赋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项目团队进行现场测试 。
既提高运动成绩 , 又保证身体健康
问:这个项目对于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有哪些帮助?
季林红:具体来讲 , 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项 , 一是选运动员 , 二是训练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 , 三是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
我们根据运动员的特点 , 选择合适的运动员参加合适的项目 。在训练过程中 , 我们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营养、心理等各个方面 , 综合保证训练过程和比赛过程能够发挥运动员的潜力 。
冰雪运动 , 尤其是残疾人的冰雪运动 , 在国内还需要普及 。所以 , 我们要研究运动项目的特点 , 培育我国的优势项目 , 为残疾运动员参加冰雪运动研制设备、提供装备 , 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 。
问:残疾运动员多数具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 也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状况 。怎样保证他们的身体状态能够适应训练和比赛?
季林红:这对残疾运动员非常关键 。我们组织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 , 全面系统地为他们提供支撑和服务 。
首先 , 我们建立了数字化监控系统 , 这是对运动员身体状况和能力表现进行监控的一个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每天获得运动员生化、生理方面的一些参数 , 包括每天的训练负荷、疲劳状况等 ,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控制运动员的训练量 , 调整他们的训练方案 , 使训练过程更科学 。
【让特殊“肢体”更好“赋能”】其次 , 我们做了一些理论分析 。比如 , 针对残疾运动员个体的情况 , 建立一些模型 , 分析训练负荷达到什么程度可能影响他的身体 , 甚至加重他残疾的程度 , 把控制方案应用到训练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
再次 , 我们特别关注运动员的一些特殊情况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 很多运动员的身体出现了腰疼、肩疼等不适的情况 。针对训练的负荷 , 运动带来的骨盆不稳、肩胛方面的问题等 , 我们设计了一些训练方案 , 研制了一些训练器械 , 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通过综合手段 , 既能提高运动成绩 , 也能保证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