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歌手周深进入大众视野有几个标志性“时刻”

本文转自:文汇报
文艺评论丨歌手周深进入大众视野有几个标志性“时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和当下很多歌手一样 , 周深发表音乐作品的主要方式也是单曲而非专辑 。但他发表单曲的密度之高 , 其他歌手只能自叹弗如:查阅其作品目录 , 在2020和2021年都保持了至少30首单曲的年产量 , 而今年1月就已经发了5首!更令人瞩目的是 , 这些歌名几乎都以“主题曲”为后缀 , 出处涵盖了电影、电视剧、游戏、动画、纪录片、庆典、体育赛事等广泛领域 。在史诗大剧《人世间》中 , 周深演唱《光字片》时始终柔缓平和 , 宛如冬日暖炕 , 在“瓦片、炊烟、围巾、发夹”的人间烟火中温暖时代变迁下的普通百姓 。
周深既非歌坛耆宿、也不是流量偶像 , 为何偏偏一股脑找他献声代言?如今文化分众、次元壁林立 , 何以周深能自如游走、四处结缘?我们不妨还是回到“声音”这个“周深现象”的起点 , 来一探究竟 。
精致的发声“工艺”
周深进入大众视野有两个标志性事件:2014年参加“中国好声音” , 2016年演唱《大鱼》 。在“好声音”节目中 , 周深以《欢颜》展示了齐豫般缥缈而凄美的嗓音 。男声女嗓的演唱方式我们并不陌生 , 但周深这样顺滑自然、浑然天成 , 实属罕见 。两年后的《大鱼》 , 周深不仅展示了空灵纯净的声线 , 歌曲后部那段无词吟唱 , 他的声音宛若海妖般奇幻魅惑 , 那瑰丽和穿透力交叠的歌声仿佛来自异度空间 。此时周深的演唱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女嗓”“反串”来定义 , 一种独特的周深式的演唱方式正在形成 。
周深式唱腔的形成 , 以天赋异禀为基础 , 又有后天用功打磨的加成 。变声期对他的嗓子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 他既保留了童声的清亮甜美 , 同时兼具成年人的力量 , 还可以唱出成年男声的音色 , 这让他的声音造型变化多端 , 同时在转换声区时没有明显换声点 , 不受音域限制 。他演唱歌曲《达拉崩吧》时 , 自如驾驭超过三个八度的音域还能一人分饰五角 , 在男女老幼的音色间自由切换 , 炫技性令人叹为观止 。演唱中 , 他祭出“花腔女高音”的杀手锏 , 用高音区的连续跳音作为华彩段 , 这种美声唱法的技巧就并非天赋可得 , 而是艰苦训练的结果 。
周深是美声唱法科班出身 , 演唱华丽的假声男高音有如探囊取物 , 这个功底在歌曲《浅浅》尾声的歌剧段落、“声入人心”节目中演唱《Time to Say Goodbye》等作品时有过精彩展示;但他之前常用的 , 是一种通透柔美、突出流行演唱轻声耳语般质感的发声方式 , 这种气声唱法在放大他纯净音色本身美感的同时 , 制造出温暖抒情的氛围 。周深所做的技术攻关是把两者有机结合 , 他有意隐去美声唱法的金属光泽(仅在某些情感宣泄的关键时刻释放) , 将其中强大的气息控制技术移植到注重气声的流行演唱中 , 为抒情辅以张力、为轻浅增加厚度 。
这种自我内在的跨界融合 , 与他的天赋嗓音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 , 使其演唱工艺日臻完善 , 成就了隐匿年龄、不分性别、不限音域、模糊唱法的唯美声音 , 这种声音展现出超现实的色彩 , 或者换句话说 , 周深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件闪烁着奇异光芒的、几近无懈可击的“乐器” 。
文艺评论丨歌手周深进入大众视野有几个标志性“时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抽空的自我身份
歌手讲求声音的“辨识度” 。很多时候 , 这种“辨识度”恰恰是通过声音中的“缺陷”来反映 , 比如罗大佑的嘶哑、崔健的粗砺、刘欢的鼻音、周杰伦的含混不清……这些不甚完美的声音形象 , 可以被转译为歌手本身不完美的一种具象体现 , 反而使歌手的人格显得更真实 , 也让他们传递的情感更可信 , 这是歌手本真表达的一种途径 。这种因不完美而个性十足的声音嵌入到我们的记忆结构中 , 成为我们打开头脑中关于歌手、歌曲、以及听歌当时身心状态的全息影像的密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