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的星辰大海与投资迷途( 二 )


“这么多年脑机接口一直发展受限 , 其采集原理和应用原理早已成熟 , 但信号采集是卡脖子的难点之一 。”妞诺科技联合创始人贾侃告诉动脉网 。
“脑机接口有侵入与非侵入两个技术流派 。颅内有创 , 信号清晰 , 但安全性受限 , 很容易导致感染 , 这里的限制在于植入物的材料与微创技术 。颅外无创 , 信号采集方便 , 但由于物理与环境等因素的干扰 , 信号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影响 。但是最高像素的摄像头并不等于最好的相机 , 妞诺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庞大的脑电数据库训练高鲁棒性的BCI系统 , 弥补信号源的问题 , 绕过信号采集带来的问题 。”
一些企业也在寻求其他突破形式 , 如博睿康正在研发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 其接近硬脑膜 , 避免了颅骨对脑电信号的衰减 , 更有效保证信号质量;也不会破坏硬脑膜伤及神经细胞 , 解决长期植入并发症的痛点 。
无论如何 , 资本对于非侵入式医疗级脑机接口的选择实际上一种妥协 。一方面 , 材料科学与脑科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 , 脑科学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予以支持 , 现阶段投资侵入式还不是时候;另一方面 , 医疗级脑机接口对于技术与安全性的要求更严格 , 如果专注于消费级脑机接口的企业不能在前期完成市场覆盖 , 医疗级脑机接口研发成熟后能够快速向消费级向下兼容 , 从中攫取份额 。
硬件之外 , 许多脑电硬件制造商也在着力于配套软件的研发 , 这一方面与脑影像的布局逻辑类似 , 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 提高检查效率 , 降低检查门槛 。
贾侃告诉动脉网:“全国懂脑电医生仅有几百号人 , 几乎全在头部三甲医院 。这类医生属于稀缺资源 , 区、县医院无法提供标准的脑电解读服务与后续临床指导 , 导致中基层的患者需要去三甲医院进行预约 。浙江某三甲医院做一个24小时的脑电检查 , 常常需要排上3-6个月 。这个时候 , 专家+脑电AI+智慧脑电云平台的远程模式 , 就能赋能这些区县医院 , 可以将阅片时间缩短到数分钟 , 能找出医生肉眼常常忽略的细节 , 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 对效益的提升就比较明显 。”
不过 , 智能化医学数据分析软件通常会要求企业拿到器审中心颁发的医疗器械三类证 。到目前为止 , 安德医智的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已经获得NMPA三类证 , 而脑电方面的辅助分析仍处于探索阶段 , 仍需进行数据集的梳理与临床试验的设计 。
总的来说 , 整个脑科学赛道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 项目繁多且偏向早期 。在这个阶段 , 脑电市场软硬件突破所带来的增量市场极具吸引力 。企业如果能够采集到更精准更海量的信号 , 就意味着更接近于运动康复、精神疾病检测乃至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检查背后的千亿市场 。
既然海量机遇潜藏其中 , 那么脑科学早该资本常驻 。所以 , 如此一个“黄金赛道” , 真如我们所见的那么性感?
脑电中隐藏的困局与陷阱
在CT、MR等设备的帮助下 , 我们能够通过粒子衰减看到脑部的影像学结构 , 判断各脑区的形态是否完好 , 但谈及功能 , 它仍是一个黑匣子——没人能够完美应用脑电解释其中的运行机制 。
要对脑部进行功能学分析 , 在确认目标区域之后 , 还需经历采集信号、信号解码 , 若要通过脑机接口将指令传达至身体的其他部位 , 则还需加上再编码、反馈两个步骤 。
精准解析的最大问题出现在信号的采集方式上 。现阶段脑电采集面临“准确性”与“安全性”之间的两难抉择 。
侵入式电极能够深入颅内 , 探测到最及时最清晰的脑电信号 , 但侵入意味着有创 , 长期植入则意味着面临免疫系统攻击的风险 。目前用于治疗癫痫、脊髓损伤等疾病植入的电极通常由丝质基材、超薄塑料层和纤细金属电极组成 , 整个植入过程汇面临电极校准、免疫系统的攻击、电极弯曲等等流程、问题 , 极大缩短植入物的使用寿命——若要长期植入 , 患者不得不频繁进行开颅手术更换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