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数据杀熟”再成热词,刘俊海:监管应“替天行道”,消费者要学会固定证据( 二 )


九派新闻: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
刘俊海:咱们的消费者一定要学会理性消费 , 要树立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的理念 , 一定要学会明明白白看广告 , 认认真真签合同 , 淡定从容存证据 , 依法理性去维权 , 千万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 , 要学会躲坑避雷 , 看好钱袋子 , 天上不会掉馅饼 , 地上却会有陷阱 , 一定要学会固定和保全证据 ,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
九派新闻:消费者维权的难点在哪?
刘俊海:维权成本高 , 维权收益低 , 维权的成本高于收益 , 导致了消费者为了追回一只鸡 , 必须杀掉一头牛的尴尬境地 , 消费者维权的痛点就在这儿 。
我们还要倡导平台和电商慎独自律 , 见贤思齐 , 择善而从 , 追求卓越 。要胸怀对法律 , 特别是对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和数据安全法 , 以及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条款 , 要有敬畏之心 , 要有信仰之心 , 要对法律责任和市场淘汰有敬畏之心 , 要对消费者有感恩之心 , 这样的企业才能基于良好的初心和使命 , 行稳致远 , 固本培元 , 基业长青 。
我想如果有了商家的慎独自律 , 有了监管者的精准监管 , 有了消费者理性消费 , 大数据杀熟的潜规则就能早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
【3】针对算法的规定治标也治本
九派新闻:3月1日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 你作何评价?
刘俊海:《管理规定》的出台对整治大数据杀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又一重大举措 。
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保障权 。另一方面也规范了平台和数字企业的经营行为 , 有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公平自由的竞争秩序 , 避免潜规则泛滥成灾 , 有助于优化消费者和平台以及其他数字企业之间公平的交易关系 。
九派新闻:潜规则指的是什么?
刘俊海:主要是指滥用算法 , 把算法变成“算计” , 变成36计 , 变成黑招、阴招、损招、坏招 , 违背了技术向上向善的这种应有属性 , 忘记了数字手段、现代信息技术造福民众惠及众生的初心和使命 。所以《管理规定》的出台既具有治标也有治本的功能 , 标本兼治 , 源头治理 。
还有一件事 ,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 但徒法不足以自行 , 良法再好 , 但是法本身不长腿 , 所以良法只有落地生根才能转化成为善治 , 否则管理规定放在墙上 , 束之高阁 , 只能是图个吉利、图个吉祥、图个舒坦 , 这不是制度创新的本意 。
【3.15“大数据杀熟”再成热词,刘俊海:监管应“替天行道”,消费者要学会固定证据】九派新闻采访人员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