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云 | 瞪羚企业:新赛道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强劲势能

本文转自:上观
一、瞪羚企业对于抢占新赛道的作用
瞪羚企业凭借新兴领域技术创新、采用全新商业模式、拥有相当数量的行业领军人才、凸显先入为主效应等优势 , 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等典型特征 。当围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 集中涌现一大批瞪羚企业时 , 一条新赛道便诞生了 。
围绕新兴领域 , 瞪羚企业从产业价值链高端切入 , 借助原创技术、打破传统产业的旧规则和旧模式 , 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和创新规律的新规则和新模式 ,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 挑战原有行业格局 , 逐步改变行业规则和模式 , 最终引领整个行业发生颠覆式变革 。其最本质在于 , 立足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 专注细分领域 , 实现从“0”到“1”的创新发展、创造蓝海 。
二、上海瞪羚企业的现状分布特征
胡润研究院搜集了近1500家新兴行业非上市企业数据 , 并从中甄选出了171家中国高成长性瞪羚企业 , 并发布了“2021中国瞪羚企业”榜单 。其中上海超越北京 , 成为全国瞪羚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 达到54家;北京第二 , 共有39家;深圳超过杭州以21家数量跃居第3 。
【企业服务云 | 瞪羚企业:新赛道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强劲势能】综合2019-2021年胡润瞪羚企业榜数据分析 , 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深圳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上海从2019年的26家增加至2021年的54家 , 数量实现翻番 , 是3年间瞪羚企业数量增长最多的城市;北京从23家增加至39家 , 增长近7成;深圳从3家增加至21家 , 增长6倍 。
(一)从区域分布维度看
浦东(张江)区域集中了上海最多的瞪羚企业 。以企业注册地为基准 , 浦东新区以35家瞪羚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各区 , 其中张江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和创新创业高地 , 凭借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丰富的创新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 集聚了全市数量最多的瞪羚企业 。其它各区数量均未超过6家 。闵行(6家)、崇明(5家)、杨浦(5家)、徐汇(4家)、嘉定(4家)、普陀(2家)、青浦(2家)、宝山、奉贤、静安、松江、长宁各1家 。
企业服务云 | 瞪羚企业:新赛道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强劲势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1 2019-2021年上海胡润瞪羚企业各区分布
(二)从行业分布维度看
从行业分布看 , 上海共分布在18个细分赛道(胡润研究院划分依据不详) , 在生物科技、电子商务、半导体、物流、教育科技、软件服务等赛道所拥有的瞪羚企业数量具有绝对优势 。其中最多的是生物科技赛道 , 共有22家 , 占比接近1/3 。其次为企业服务赛道 , 共有8家;半导体、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赛道并列第三 , 分别有5家 。
前五个赛道瞪羚企业数量总数35家 , 占比超过一半 , 浦东新区相关企业占据超过8成 。其中生物科技赛道中浦东新区18家 , 其余松江区、嘉定区、徐汇区、崇明区各1家;企业服务赛道中浦东新区4家 , 其余静安区、杨浦区、奉贤区和徐汇区各1家;半导体赛道中浦东新区3家 , 其余闵行区和青浦区各1家;电子商务赛道中浦东新区2家 , 其余杨浦区、闵行区和嘉定区各1家;人工智能赛道中浦东新区2家 , 其余崇明区2家、嘉定区各1家 。
总体而言 , 围绕生物医药(生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为上海贡献了近6成的瞪羚企业 , 充分展现了新赛道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强劲势能 。而各区之所以重视培育瞪羚企业 , 究其根本是看到了其背后强大的带动作用 。瞪羚企业往往是产业链中优中选优、高成长性的企业 , 很多已成产业链中的骨干甚至链主 , 将来最有可能成长为领军企业、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