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他人的善意

本文摘自《可复制的领导力2》 , 作者:樊登 , 36氪经授权发布 。
有些管理者 , 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管 , 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好做 , 其实可能是他们的管理方式错了 , 现在的年轻人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 , 思维方式越来越独立自主 , 管理者要是继续用过去的那一套管理范式 , 自然会觉得吃力 。
在现代商业社会 , 管理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 , 那就是“员工的善意” 。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 , 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 。
大家仔细思考“管理”二字 , 分开来解读就是“管”和“理” 。其中“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给员工分配任务、传递目标以及确保人岗匹配等 , 它更偏向于实际的工作;而“理”则是理顺员工与公司、与目标、与管理者以及与自身的关系 , 激发善意 , 就是心理层面的因素 。
那么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 究竟该如何激发员工的善意?我在《可复制的领导力2》中提出以下几点:
让员工终身成长 , 才能实现双赢
释放员工的善意 , 就是剔除员工僵硬的固定型思维 , 培养其成长型思维 。
这与打破人才的发展阻碍类似 , 提供与员工价值相匹配的薪资 , 是一种更为落地、更为直接的激发员工上进心和奋斗意愿的方式 , 而且是一种不可或缺、不可被替代的方式 。
固定型思维的员工就是企业内部的“蚁穴” , 管理者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 , 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可以被度量和被限制的 , 自己的生活、工作、前景都取决于他人的评价 ,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急切地要证明自己 。
这种思维会成为各种恶性行为背后的支撑 。假如一个人做事不讲诚信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这是最后一次交互 , 他想通过非诚信的方式把本次所做事情的利益最大化 。在他们眼中 , 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 即行为不分正义与邪恶 , 任何能够获得利益的行为(当然是在法律底线之上) , 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而获得利益这件事 , 能够刺激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
【36氪领读 |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他人的善意】举例来说 , 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尸位素餐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或者因为不喜欢某个人 , 从而在与他合作时处处作梗 , 欲看其出丑而后快 。任何一家企业、机构中存在这种员工 , 对集体内部的团结都将会是一种阻碍 。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的心态永远都是积极正向的 , 他们不会在意一时一地的得与失 , 而是更为关注促进自我成长的因素 。此外 , 他们目光长远 , 能够看到在未知未来中进步的空间和种种可能 , 并愿意为之奋斗、为之努力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很少主动与其他人做比较 , 他们会向内认知自己 , 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 发现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后迅速加以改正 , 并且能够深刻意识到未来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 , 那些取得巨大成就且为世人所喜爱的成功人士 , 大都具备同一种美德:谦虚 。
无视他人嘲笑坚持自我 , 是一种人格和心理极为强大的体现 , 同时也是成长型人格的体现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 , 自我成长是没有极限的 , 当前的高度只不过是下一个峰顶的出发点 。
所以管理者释放员工善意的核心就是锻炼员工的成长型思维 , 让他们将“终身成长”的观点铭记在心并运用到实践中 。
大家都听说过“铁饭碗”这个词 , 曾经 , 可以拥有一份“铁饭碗”一样的工作 , 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 , 这个“饭碗”不再受到社会的普遍追捧 , 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损害了企业、组织机构的利益 , 员工本身也失去了成长的心态和可能性 。当一个人拿到了“铁饭碗” , 他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 努力工作一天和闲适地混一天得到的是一样的薪资 , 自然也就没人愿意选择奋斗 。长此以往 , 员工的成长无从谈起 , 企业的利益和发展同样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