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产业如何发展?工信部给出方向:不仅要“智能的车” 更要“聪明的路”

本文转自: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 , 25日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 , 在推进双智(智能汽车与智能城市)试点工作开展的同时 , 工信部也在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 。
截至目前 , 全国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 , 安全测试里程超过一千万公里 , 带动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级超过3500公里 。
郭守刚称 , 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已组织开展双智试点工作 , 两批共16个城市入围 。各试点城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 , 在拉动产业链投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从郭守刚25?表述及各试点城市?作来看 , 推进自动驾驶落地 , 不单单需要“车的智能” , 更需要“路的智能” , 从而实现车路协同 。
例如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今年将启动3.0阶段建设 , “车路云一体化”是规划的一大焦点 , 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亦庄核心区60平方公里、300多个路口改造;
广州市提出 , 对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电子标识等既有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 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能力为一体的道路智能基础设施;
武汉市同样以智能化基础设施为依托 , 加快推进车城网平台建设 。
▍“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
目前 , 智能驾驶仍处于L2级迈向L3的过渡进程 , 智慧道路也仍处于试点阶段 。不过自动驾驶产业已逐渐由“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拓展 。
通过分析我国各企业的无人驾驶测试方案 , 中银证券发现 , 与美国加州不同 , 中国普遍采用车路协同的解决方案 。通过升级改造道路及路侧基础设施 , 以实时监测道路通行环境 , 从而让车辆实现超视距路况感知 , 达到车路云一体化 , 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
一方面 , 国家持续出台相关政策 , 从顶层设计引导发展 。头豹研究所指出 , “十四五”阶段 , 智慧交通已成为主要切入点之一 。相关政策围绕基础设施数字感知和智能化展开 , 强调“人、车、路、云”融合协同的重要性 。
另一方面 , 在路端建设上 , 多家科技公司也参与到地方政府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之中 。前者发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大数据、地图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 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包括智能在线信号灯、路口环境识别摄像头、成像激光雷达、5G 网络等 。
自动驾驶产业如何发展?工信部给出方向:不仅要“智能的车” 更要“聪明的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产业链中 , V2X是业内公认的核心 , C-V2X正处于商用落地阶段;5G则是保证智能驾驶全面落地的关键 。中银证券认为 , 车联网硬件是继手机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生态和服务集成产业 。预计到2030年 , 车端硬件设备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 , 路端硬件设备达1400亿元 。
A股厂商中:
高鸿股份、高新兴、东软、万集科技已布局相关车端设备;
中国汽研、千方科技为车路协同类服务供应商;
启明信息参与国家车联网安全建设 , 在车路协同等方面均有布局;
【自动驾驶产业如何发展?工信部给出方向:不仅要“智能的车” 更要“聪明的路”】雷科防务的智能网联业务中 , 包含由智能路侧感知系统、车路协同型自动驾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