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互联网体验日常,你还记得吗?( 二 )


除此之外 , 白天经常在10K/S徘徊的网速 , 在半夜往往可以飙升到18K/S(峰值甚至还能达到22K/S)左右 , 无论玩游戏还是浏览网页(在线视频自然没有) , 挑灯夜战都要划算太多 。
20年前的互联网体验日常,你还记得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1年3月15日 , 《北京日报》16版刊载的互联网应用心得
很明显 , 在当时的主流媒体 , 以及大部分网游玩家看来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互联网不仅用户体验一塌糊涂 , 实用价值更是聊胜于无——1999年9月 ,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十家以上国内新闻媒体联合举办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活动落幕之后 , 来自《北京晚报》的一则报道标题 , 完整概括了世纪之交中国互联网的主流风貌:
“体验者最大感受:目前网上不能生存” 。
但即便如此 , 这个迟钝、单调、“不能生存”的中国互联网 , 依旧让小部分并未沉迷网游的早期中国网民 , 体验到了前所未见的“归属感” , 哪怕天天熬夜依旧乐此不疲——而谈及这种“归属感”的根源 , 绝大多数亲历者都能脱口而出一个答案:
BBS 。
2社交老味儿是什么味儿?
中国最早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4年 。即便如此 , 在国内最早的一批用户印象中 , 那时候的互联网与其说是“交流信息的平台” , 不如说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合适:
电子邮件 , 让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和现实中的熟人点对点联络 , 具体交流内容倒是和传统信函没啥差别;
聊天室 , 则让我们初步见识了“匿名会话”的乐趣 , 所有人都顶着率性而为的临时ID , 在只有文字符号的界面上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实时闲聊 , 然后随着下线 , 所有毫无营养的话题 , 连带刚刚留下印象的临时ID一起荡然无存;
至于评论区和留言板 , 理解成公共卫生间隔断门板上的涂鸦就行——所有人都能看到他人留下的信口开河 , 但那些乱七八糟的留言究竟出自谁的手笔 , 根本无从追溯 。
所以说 , 即便那时候的互联网让我们实现了彼此的“沟通” , 但距离真正实现带有明确身份属性的“社交”行为 , 差距依旧一目了然 。
直到现代意义的BBS论坛出现 , 这种“有交流无社交”的局面 , 方才迎来真正的改观 。
和聊天室以及留言板相比 , BBS在保留“匿名”基本属性的同时 , 更通过固定ID让我们戴着面具留下的发言有迹可循——这就意味着吸引我们来BBS的不仅仅是“有趣且值得聊的话题” , 更包括“围绕话题侃侃而谈且愿意聊天的人” , 由此一来 , “匿名制的伪装身份社交” , 就此成为了BBS的核心卖点 。
实际上 , 哪怕以现如今的SNS行业标准来看 , 全盛期已经过去将近20年的BBS , 在“聊什么”以及“和谁聊”这两个攸关网络社交体验的核心问题方面 , 做出的表率也堪称独树一帜——甚至用“后无来者”形容 , 亦不为过:
20年前的互联网体验日常,你还记得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这远远不是BBS的全部 。虽然在不少回忆早期中文网络生活的文章中 , 1995年上线的水木清华 , 以及1999年上线的天涯社区 , 俨然就是中国互联网BBS时代的核心主旋律 , 不过 , 在很多亲历过那个年代的过来人眼中 , 这些名声在外的支柱论坛 , 仅仅是当时BBS生态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罢了:
尽管以商业化的标准来看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是一片荒芜 , 但在那个年代的网络拓荒者眼中 , 当时能在网上折腾出的花活简直不胜枚举——利用门户网站提供的免费线上空间(新浪和网易那时候都有此类服务) , 大部分并未在信息技术课上虚度过光阴的学生 , 都可以用FrontPage或者Dreamweaver倒腾出自己的个人网站然后发布上线——这就是在20年前 , 整个中文乃至东亚网络世界流行一时的自制主页(HomePage)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