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知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题图|视觉中国
2022年4月11日 , 知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次回港上市 , 知乎再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是选择更有挑战的双重主要上市 , 以获得两地股价相对独立;二是不增发新股 , 也即并无募集资金目的 。
可见 ,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 , 知乎决定给长期被美国资本市场低估的自己正名 。
近年疫情此起彼伏、中概股风波不断 , 加上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正式实施 , 让身处其中的知乎也受到“牵连”:自上市以来 , 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爬坡(在2021年6月涨至13.85美元的高位) , 随后便一路震荡下跌 , 至今市值已蒸发近80% 。
除去外界环境的影响 , 美国资本市场对知乎在用户和商业化上的超强增长似乎也熟视无睹 。
那么 , 回到更为了解自身模式的上市地后 , 知乎能否走出低估?
赴港能走出低估吗?
当初知乎在美上市 , 需要对标美国知识问答社区Quora才获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后续凭借在体量、市值上对Quora的全面碾压 , 知乎一度获得华尔街分析师近百亿美元的估值;但在如今的特殊环境下 , 这一切都变味了 。
2021年 , 中概股成为做空机构眼中有利可图的标的 。甚至 , 美国证监会(SEC)将多家中国公司认定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 。
对于知乎 , 眼下市净率(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仅有1.365倍 , 估值缩水至14.41亿美元 , 显然被严重低估 。
而知乎此次回港并没有融资的需求 。一是知乎目前现金储备充足 , 显然是其不进行新一轮募资的底气 。截止2021年12月31日 , 知乎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74亿元;二是知乎不增发新股就不会稀释现有股东 , 体现了对当前股东利益的保护 。
因此 , 赴港二次上市 , 知乎除了为分散风险 , 更重要的目的是获得估值重估 。
值得注意的是 , 知乎此次赴港采用的双重主要上市(dualprimarylisting)方式 , 而非通常采用的二次上市 。这种方式有个显著的好处是:能避免和美股ADR联动 , 股价表现相对独立 。
为此 , 知乎需要面对更严格和复杂的上市过程 , 之后还会同时受到美国和香港两地证监会的共同监管 。目前选用这种方式回港的仅有4家 , 分别来自汽车和医药行业 。可见知乎是铁了心要在港股得到公正的估值 。
双重主要上市也更易被国际投资者接受 , 且易于被纳入港股通 , 为之后回A股市场三次上市奠定基础 。
如果进展顺利 , 知乎将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互联网公司 。
参考过往回港中概股的表现 。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以来 , 已有11只TMT行业中概股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同时通过在港股二次上市方式实现回归;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 还有社区三杰之一的B站 。
这几家回港后 , 除B站外 , 其余几家上市后短期股价均有提升(B站此前一年涨十倍本身股价处于高位 , 且遇到中概股集中杀跌风波) 。
对知乎而言 , 其应用场景根植国内 , 国内持续向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对自身的价值认同 , 是其估值修复的重要前提 。
而精明的资本市场对此已有预判:4月8日知乎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后 , 知乎美股开盘即涨超5% 。
不过 , 回到港股市场 , 只是知乎走出低估的第一步;打铁还需自身硬 , 其估值的长期提升必然还要看能否持续打破增长天花板 。
知乎为何被低估?
抛开外部环境影响 , 资本市场还戴上两副“有色眼镜”来看知乎:一副叫“内容水化用户换血基本盘不稳” , 一副叫“商业化难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