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学”号布设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
在航海业不发达的年代 , 船舶穿越赤道并非易事 , 因此一般会举行各种仪式进行庆祝 。穿越赤道仪式是从大航海时代延续下来的古老传统 ,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18-19世纪 。随着我国海洋科考力量的崛起 , 跨赤道科考逐渐变得不再困难 , 但“跨赤道仪式”常常保留 , 以提振士气 。
自投入使用10年来 , “科学”号共完成10次跨赤道科考 。在“科学”号上 , 跨赤道时最常规的是举行升国旗仪式、鸣汽笛、合影留念 , 但有时也有一些特色安排 。“科学”号船长孙其军经历过3次跨越赤道科考 。“2015年 , ‘科学’号过赤道时正好接近中秋节 , 船队员就制作了一个赤道门 , 门两侧写着:高高兴兴过赤道 , 欢欢喜喜迎中秋 。大家先后穿行而过 。” 孙其军说 , 有时一些船队员也会将自己穿过的鞋子分别扔向赤道两侧 , 寓意脚踏南北半球 , 成为走南闯北的人 。
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过赤道证书
刚刚结束的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第二航段 , 孙其军等船队员在“科学”号上举行了第10次跨赤道仪式 。跨赤道当天 , 全体船队员获颁穿越赤道证书 。证书正面是一幅简要的科考地图 , 上有队员姓名、科考船船长签名、跨赤道时间 , 并标记了跨赤道地点;背面则是全体船队员的手写签名 。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 , 一次出海动辄两个月以上 , 跨赤道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因为海上有大风大浪时 , “科学”号常常左右摇摆20多度 , 不仅在床上睡觉需用脚顶住床头、用手抓住栏杆 , 而且晕船呕吐更是一种煎熬 。而赤道附近南、北纬5度之间的地带被称为赤道无风带 , 风浪较小 , 海面如镜 , 是难得的舒适时刻 。
不过 , 赤道附近阳光直射 , 白天“科学”号后甲板的温度有时能超过70摄氏度 。在这种情况下 , 科考队员也不能放弃工作 。孙其军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 他在“科学”号甲板上搭建了一个方形澡盆 , 鼓励大家常去泡澡 。在茫茫大海上 , 活动空间、娱乐方式极其受限 , 大家就是这样苦中作乐 。
从零星潜标到观测网建成 , 深海探测进入“直播时代”
“科学”号10次跨赤道 , 都是进入西太平洋开展相关研究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胡石建四次随“科学”号跨赤道 , 见证了我国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成功建成 。
【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在热带太平洋强西边界流区域 , 比如吕宋岛以东及棉兰老岛以东海域 , 暗流涌动、地势复杂 , 后者海深更是超过1万米 , 布放深海潜标是巨大挑战 。”胡石建说 , 在“科学”号投入使用以前 , 我国在这个海域仅利用“科学一号”成功布放过2个潜标 , 不成体系 。2014年 , “科学”号第一次跨赤道航次就一次性布放深海潜标10余套 , 初步构建起西太平洋深海科学观测网 。
将万米锚系潜标系统成功布放海底 , 得益于“科学”号的先进性 。“布放潜标时 , 科考船要有灵活的机动性能 , 否则受强风浪和海流影响时 , 潜标设备与科考船容易互相影响 , 不仅会破坏潜标系统 , 还可能会损害科考船螺旋桨等设备 。” 胡石建介绍 , “科学”号的动力定位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 , 可实时改变推进器的运转方向、转速等 , 抵消风力、浪流等变化影响 , 实现在海面上相对静止 , 为深海潜标布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