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本文转自:掌上青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今年是“科学”号科考船交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运行管理的第十年 , 随着4月中旬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共享航次返回青岛 , “科学”号实现了第十次跨赤道海洋科考 。
跨越赤道走向更远的深海科考 , 意味着在拓展认知自然边界、开辟新的认知海域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 “科学”号的入列 , 使我国海洋科考真正具备了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 , 而十年十次跨赤道科考 , 推动了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能力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
我们花了几十年 , 一步步走进深海大洋
中科院海洋所坐落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 与大海隔路相望 。在中科院海洋所前所长孙松办公室里 , 面海的墙上挂着一幅醒目的竖版地图 。换个视角看世界 , 一切都会不太一样 。有一次闲聊中 , 孙松分析说 , 西太平洋是我国从近海挺进大洋之要道 , 要实现海洋强国 , 一定要持续开展这个区域的综合探测与系统研究 。
在西太平洋开展海洋探测与研究 , 今天已经稀松平常 , 但曾几何时 , 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海洋是‘海’与‘洋’的统称 。海处于洋的边缘 , 与大陆相接 。洋是海洋的主体 , 约占海洋面积的89% 。我国从近海走进深海大洋的过程 , 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 。”孙松表示 。
1957年 , 新中国第一艘专业海洋科考船“金星”号正式入列 , 交付中科院海洋所使用 。以“金星”号为主力船 , 1958-1960年开展了新中国首次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 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域家底 。
不过 , “金星”号满载排水量只有1700吨 , 近海考察才是它的用武之地 。为了实现“查清中国海 , 进军三大洋 , 登上南极洲”的海洋梦想 ,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一批3000吨级的海洋科考船并投入使用 。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一号”是当时海洋科考主力船之一 , 一直到2016年退役 , 功勋卓著 。但“科学一号”服役36年 , 仅2次跨赤道进行海洋科考 。为加快深海探索步伐 , 我国自2004年开始自主设计和建造新一代科考船 , 最终建成了5000吨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科学”号 。
“吊舱式推进器 , 犹如一颗坚强的‘心脏’ , 高效为‘科学’号提供动力;动力定位系统 , 犹如定海神针 , 支撑‘科学’号在大海中‘岿然不动’;VSAT卫星系统 , 让船队员得以与家人交流 , 减轻寂寥之苦;两台海水淡化装置 , 可保证80名船队员日常用水 。”孙松介绍 , 与我国当时的其他科考船相比 , “科学”号在电力系统、定位系统、续航能力及工作生活舒适度等方面都实现更新换代 , 让我国真正具备了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 。
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学”号
“科学”号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 , 一次给养充足可持续海上作业60天 , 是至今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 。“科学”号于2012年在青岛交付使用 , 历经2年海试 , 正式投入海洋科考 。可以说 , 我国海洋科考从青岛发端 , 历经60余年 , 从海到洋 , 不断走向辉煌 。
举行跨赤道仪式 , 他们都是“走南闯北的人”
2014年 , “科学”号从青岛首航 , 航行约2000海里 , 第一次跨越赤道 。
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