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马伯庸为什么被称作文字鬼才?( 三 )


同时 , 在大众对于内容创作越来越严苛的当下 , 不偷工减料的“质感”自然也是前期吸引普通观众的关键 。
在“内容质感”方面 , 普通观众与圈层观众相安无事 , 割裂感并不凸显 。这也是大多数马伯庸作品改编赢得市场高热度的原因所在 。
但是 , 两边观众的分岔路就出现在原著内容故事的呈现问题 , 如何兼顾圈层用户与普通观众之间的平衡 , 这使得“原著圈层壁垒”过于明显的“马伯庸改编”陷入了两难 。
首先 , 创作者需要进一步“对得起”原著粉和历史迷这类圈层观众的期待 , 同时对历史正剧题材进行类型突破 , 完成自我的创作表达 。
比如《风起陇西》 , 圈层观众看到了更丰富的历史人物 , 李严、杨仪、蒋琬这些即便在游戏也是“大众脸”的三国重要人物 , 终于得到关注 。马伯庸曾发微博——好友感慨:“自有三国题材文艺作品以来 , 这应该是李严戏份最多、存在感最强的一次 , 李正方可以瞑目矣 。”
《风起陇西》:马伯庸为什么被称作文字鬼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马伯庸微博截图
同时 , 三国人物不再是符号纸片人 。诸葛亮深陷派系斗争 , “私欲”彰显;刘禅不再是那个哭啼啼“扶不起的阿斗” ,, 而是制衡多方势力、运筹帷幄的君主……这对于圈层观众来说 , 如此刻画人物是相当难得的 。多位抖音知名历史博主直言《风起陇西》品质先不论 , 单以态度和视角就是最真实的三国群像 。
但这些对于圈层观众的“满足” , 换到普通观众的看法 , 就是“车速过快” 。他们普遍对三国中后期事件、人物、派系并不熟知 , 再加之对于传统形象的颠覆也并不认同 , 例如 , 《风起陇西》诸葛亮神话形象的崩塌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悲壮感荡然无存 , 整个社会也完全陷入派系利益斗争 , 当权谋制衡、厚黑心术盖过理想主义 , 普通观众迎来一阵反胃感 。
“不熟知、不认同、不直观”的剧情叙事走向 , 让普通观众逐渐丢失追剧耐心 , 更不会为剧集炮制诸如“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人”的微博热搜 。
“颠覆普通认知式”创作上的割裂感还存在于马伯庸其他作品 , 《长安十二时辰》首次将时间“压缩” , 剧中十二时辰对应的是现实144小时72时辰 , 结果导致剧集后期被吐槽“乏味感”十足 。
普通观众与圈层观众的矛盾感由此而生 , 圈层观众嫌弃其“读者少” , 观剧需要门槛 , 普通观众厌恶对方没有办法将故事节奏讲好 , 还要玩颠覆……久而久之 , “马伯庸改编”陷入怪圈 。
当然 , 之于“马伯庸改编”能直接被纳入平台方S+项目 , “破圈”这个KPI必然要去承受 。创作者也了解圈层用户与普通观众之间的不协调性 , 同样试图缓解 , 但第二个致命问题也随着出现 , 在寻找解题的过程之中 , 若切入角度不当 , 反而令双方粉丝都不满意 。
如《风起陇西》的叙事方式与原著不同 , “挥泪斩马谡”桥段被放置开头 , 以求用历史著名事件建立普通观众的认知度 , 结果却是 , 圈层观众认为幕后“大人物”过早登场 , 神秘感消失 , 而普通观众的心情也在重大战争事件“高开”之后 , 始终找不到落点 。
再比如马伯庸另一重要IP《古董局中局》 , 两部剧集分获豆瓣6.6/7分 , 成绩并不亮眼 。普通观众以“鉴宝”这一颇具神秘感的职业为看点 , 融合了历史传说和江湖见闻 , 挣脱了悬疑网剧的形式桎梏而吸引 , 但是当他们想进一步了解鉴宝知识时 , 创作者却盲目扩充情节以增加时长 , 并且与鉴宝无关 , 最终导致普通观众也认为“剧情注水 , 节奏拖沓” , 而在此基础上圈层用户就更难以接受剧中“不符原著之实”的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