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浪潮:SHEIN的缘起、演绎与挑战( 六 )


在用户规模上 , SHEIN针对的是全球中低收入人群(除中国市场外) , 按照年龄18-35岁的年龄分布和线上购物习惯 , 全球有约15亿人是SHEIN的触达的客户 。而2021年5月SHEIN的全站注册数仅为1.2亿人 , DAU则为2200万人 。这样的运营规模与同有10多亿人市场的京东和拼多多而言就是个“弟弟” 。
此外 , 2021年京东GMV实现3.29万亿元、拼多多2.4万亿元 , 而SHEIN则只处于1000亿元级别 , 对比而言规模也不在一个量级上 。
当然 , 经历了2021年平台经济及中概股的种种后 , 原本1800亿美元的京东市值跌去50% , 而最高2500亿美元的拼多多也跌至如今的500亿美元 。所以 , 也有可能是市场低估了京东和拼多多 。
但必须指出的是 , 公开市场具备最富有效性的价格发现机制与能力 , 在宏观环境出现变化时 , 它所带来的估值杀与逻辑杀都是合情合理的 。加上前文已经论述 , 快时尚更强的爆发力对应着更短的宏观红利周期 , 故而对谨慎的投资者而言 , 当时当下 , 在500亿-8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区间内为SHEIN寻求价格平衡点 , 也并不算苛刻 。
05产能与增长:SHEIN即将面临的难题
500亿-100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 , 是不同投资者时间SHEIN当期的估值价格带 。假设更乐观的估值——也是来自一级市场的1000亿美元估值是合理的 , 那么SHEIN要如何保持高增长就成了支撑这1000亿美元的关键 。
要知道 , 红利期是企业顺势发展中最甜蜜的阶段 , 也是财务薄中业绩数据最肥美的呈现 。过去十年是中国跨进电商起势的时期 , 也是中国服装产能优化出清的时期 , 更是社交网络联通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时期 , 相互叠加才助推了SHEIN的“一鸣惊人” 。
如今SHEIN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随着用户和销售额的增长 , 时尚和社会心理的表现将持续扩容 , 这意味着品类还要继续增长 , 而供应链产能的持续扩充将遇到阻力 。
珠三角虽然还保持着人口净流入的态势 , 但用工成本基本每年以10%上涨 , 这对SHEIN已经构建的供应链体系和新增产能的纳入构成了挑战 。
事实上 , 10%的供应成本上涨传导至GMV就是1%-2%的上升 , SHEIN可以通过每年提价1%-2%缓和这一问题 。但产能的扩充需要工厂投入固定资产 , 而部分小工厂主并不愿意承担扩产能带来的风险 , 而这部分支出SHEIN也无力承担 。
所以SHEIN仍然需要继续在珠三角筛选符合标准的新工厂 , 而已经刷了一遍后新增产能有限 。要继续扩产的话 , 就只能够减低筛选标准 , 但从长远来看 , 这会削弱如今SHEIN的供应链能力 。
进而 , 为了保持高增长 , SHEIN将增大买手上新的占比 , 直接去市场上筛选合适的商品进行采购 。这容易导致库存的高企 , 现有的商品市场接受度肯定会弱于SHEIN设计团队的效果 , 这将会弱化SHEIN的时尚感知 。
还有一种就是开放平台 , 允许其他品牌商品入驻主站 , 但掮客的角色利润率顶多也就2%-3% , 也会拉低SHEIN整体净利润率 。目前SHEIN也开发了自己的中高端品牌 , 打造多品牌矩阵 , 但目前市场反馈仍然模糊 , 中高品牌将直面与ZARA竞争 , 品牌认知度造成的用户迁移难度非常大 。
看不见的硝烟:中国网络安全三十年沉浮史
由此看来 , 市场更关注的应该是 , 未来超出1000亿美元的SHEIN该如何诠释自己的时尚扩张实力 。
产能与增长只是当前从外部看去最显性的挑战之二 , SHEIN真在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动态的 , 我们需要在更长的周期中对它保持密切观察 。以此文为序 , 我们将即时更新对SHEIN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观点 , 如果你有更接近内核的认知与信息 , 欢迎文后与我们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