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险企扎堆布局 养老产业十万亿级“风口”待启( 二 )


业内人士称,保险公司由于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很难做到快速回本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养老社区的建设周期长、利润低 。一个养老社区项目从拿地到盖房,平均周期是5年,建设1个社区的花费是30亿元至50亿元,并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 。因此采取重资产模式的往往是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等头部险企 。
中小险企则多数为轻资产模式,即和第三方的养老机构、地产公司合作,通过养老服务整合平台介入 。例如,爱心人寿通过深度整合保险、医疗、康养、照护全生态服务,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结合,构建保险与养老护理机构的利益共同体 。
在“轻重资产”结合方面,主要代表险企是中国太平 。重资产方面,从2014年开始,中国太平开始打造“太平小镇”,从上海的“梧桐人家”、海南的“海棠人家”,到成都温江的“芙蓉人家”,从用地建设到运营均为自身投入 。轻资产方面,中国太平创立了“太平乐享家”,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服务流程、统一的服务标准 。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指出,以轻重资产结合方式入局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一般也为规模相对较大的保险公司,既希望能够享受服务高端客户带来的好处,又希望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并同时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
需要关注的是,上述养老社区项目绝大多数属于高端产品线,通过与特定保险产品结合,使消费者获得入住资格,入住“门槛”基本上都在百万元以上 。“之所以瞄准高端养老社区,一方面,公司希望借助高端养老社区提供全方位的人身险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各家险企瞄准高净值客户的一个重要战略 。”一业内人士表示 。
呼吁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 
尽管市场前景向好,但业内人士也提示,险企参与养老社区建设,将虚拟的金融保险产品与现实的医养实体服务结合起来,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及有关方面的大量投入,也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 。
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认为,尽管医养概念如火如荼,但目前养老保险配套的社区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整个行业尚处在摸索和“试错”的阶段,作为一个新模式,在发展初期难免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 。
如果险企拿到的是商业用地,则无法获得税收优惠以及床位补贴;如果拿到的是慈善用地,只能持有无法转让,便无法用销售住宅的收入补贴养老社区投入成本 。“养老社区投资的盈利水平还达不到我们对投资回报的要求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建议,在监管层面,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养老社区发展,包括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与养老社区对接的各类保险产品;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管理措施,建立交流协调机制加强内外部沟通等 。
【头部险企扎堆布局 养老产业十万亿级“风口”待启】对于险企而言,李文中建议,需要特别注意养老社区的区位选择,否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因为高端客户对于生活环境和服务获取的便捷性有着更高要求 。对于轻资产入局普通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而言,融洽的、健康的政企关系是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