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市场主体丨科技先行助力东莞耳机企业创业
本文转自:新华网
【走进市场主体丨科技先行助力东莞耳机企业创业】新华社广州7月22日电 题:科技先行助力东莞耳机企业创业
新华社采访人员车晓蕙、黄浩苑、邓瑞璇
嘈杂环境中瞬间安静的降噪耳机、动画片里小侦探用的变声领结、无须入耳的新款骨传导耳机……在盛洋声学(广东)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声学实验室 , 一些运用最新科技的耳机产品令人眼前一亮 。
在东莞20万家工业企业中 , 盛洋声学并不起眼 。规模不大、创业时间短 , 但凭借抢先一步的科技和贴近市场的技术转化能力 , 这家小企业产值每年翻倍增长 。
先建实验室再建工厂
按照导航 , 采访人员开车前往盛洋声学的声学实验室 , 可是明明到了定位点 , 却怎么都找不到门——原来这个实验室深埋在地下15米 , 入口在地下停车场负二层 。
“声音和震动分不开 , 要建声学实验室需要极致不受干扰的环境 , 所以要建在地下 , 远离干扰源 。”盛洋声学总经理彭庭轩介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盛洋声学的全消声声学实验室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国保 摄
盛洋声学的前身是北京一家40多人的科研服务企业 , 专门从事蓝牙耳机主动降噪技术的研发 。“科技与制造相结合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2017年 , 企业决定到东莞办工厂 。
“国家鼓励制造业技术创新 , 我们在东莞开设了研发和制造兼具的工厂 。一路走来 , 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年轻人的命运和国家发展密不可分 。”身为“85后”的彭庭轩说 。
国际一流产品需要国际一流的技术和设备 。彭庭轩来到东莞后的第一件事 , 就是建起了基于国际标准的全消声声学实验室 , 并配备了多套高端声学与信号测试精密仪器 。
在找到合适的工厂前 , 企业就在实验室旁建起了第一条生产线 。2019年 , 硬是靠着“地下室生产线”实现了1000万元产值 。
快速迭代更新 赢得大市场
如今 , 盛洋声学已在东莞石龙镇建立起现代化工厂 , 耳机产线15条 , 月均产能60万套 , 通过了多项国内外认证 。在产品陈列区 , 应用于不同场景、各具特色的蓝牙耳机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
依靠科技先行的实力 , “新人”盛洋声学很快走上快车道 。目前 , 企业已拥有200多个专利 , 其中发明专利30余个 。“短、快、新是我们企业的特点 。”彭庭轩说 。
一个蓝牙耳机的物料构成约有100件 , 包括外观、电子、声学、结构、软件等诸多设计与测试步骤 , 一个产品从研发到落地需要十几个专业的事业部来协同完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盛洋声学的生产线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国保 摄
靠技术“硬实力” , 盛洋声学一年推出30余款新产品 , 在蓝牙耳机技术迭代中保持了优势 。彭庭轩说:“一些看似不那么‘门当户对’的客户 , 正是看到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实力 , 选择跟我们合作 。我们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拿下了不少大品牌的订单 。”
从2019年至今 , 盛洋声学的年产值已连续3年翻倍增长 。
瞄准年轻人新需求走上双循环之路
和东莞大多数企业一样 , 盛洋声学一开始瞄准的是海外市场 , 但受疫情影响产品销路受阻后 , 企业迅速调整 , 在一个月内从外贸模式切换为内销模式 。
转型并不容易 。在经过与大量的客户商洽后 , 他们找到了机会:国内客户也正在进行品牌升级 , 特别是以年轻人为主的新消费群体需求日益多元化 , 这正是切入赛道的好时机 。
- 荣耀CEO赵明:市场变化超年初预期 没有造车计划
- 释放“他经济”潜力 高端健康产品掀起千亿市场蓝海
- 国内餐饮市场回暖,企业“遇变则变”努力开辟新增长点
- 全国融媒体采访团走进泰和 了解企业的质量发展
- 红米note10pro配置惊艳手机市场
- “问题童书”频现市场,专家呼吁:高门槛行业不能不设门槛
- 订单排到8月底 营业额同比翻两番 义乌市场“清凉经济”供需两旺
- 市场占有率不到0.5%,美智光电为抢市场要打“价格战”|IPO观察
- 格雷希尔GripSeal气密测试接头联合开发——共赢市场
- 机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下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