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丨宫廷菜、官府菜、地方菜,谁才能代表北京?

原文作者丨侯嘉
京华物语?丨宫廷菜、官府菜、地方菜,谁才能代表北京?
文章图片
本文出处:《老北京述闻:饮食名馔》,黎晓宏主编,侯嘉编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月版 。
北京,自智慧生命诞生,到文明兴起,历经几十万年,曾经有过几十个名字 。上古叫幽陵,夏朝称冀州,周朝名蓟,春秋为燕京,秦置渔阳,唐改名范阳,辽建南京,金筑中都,元为大都,明太祖朱元璋起名北平,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自南京北迁至此,相对于“南京”,而称“北京”,也称京师 。清代沿用北京,民国用名北平和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定名北京至今 。
每一次名称的变化,就代表着一次新人群的融入 。每一次新人群的融入,就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新的饮食风俗 。北人南下,带来了草原的饮食习惯 。南人北上,带来了江南的饮食文化 。万国来华,带来了西方的饮食方式 。
天南地北的食材、各个民族的讲究、世界各地的烹饪技法,汇聚在这里,渐渐生根发芽,各自找到了生存的方式,和谐地演变成为北京今天的饮食格局 。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形成了著名的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八大菜系 。而北京的饮食,却并没有形成世所公认的独立菜系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饮食的美好完美地融入城市的历史中 。
按照饮食的来源,北京的饮食,大体可以分作四类:宫廷风味、官府风味、民族风味、各地(包括国外)风味 。
宫廷里的饮食,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格
简单讲,宫廷风味就是皇帝、皇后这些帝国地位最高者日常的饮食风味 。
这种饮食风味讲究食品安全、配料固定、主次严格、调味纯粹、季节分明 。
元代宫廷膳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写得清楚明白,元世祖忽必烈的饮食,食材要考核着前朝名医写的《本草》一书里记载的食材使用,这样对身体好 。《饮膳正要》不是宫廷菜谱,但是被称为中国古代营养学著作,从中也能看出,宫廷里的饮食,对食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
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叫刘若愚的太监,因为要给自己申冤,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宫中数十年的见闻,写了一本《酌中志》,成为后人了解明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献 。从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看到明朝皇帝的日常饮食记录 。明代食材比元代丰富,也极为严谨,绝对是食当季,用最鲜,搭配固定 。
京华物语?丨宫廷菜、官府菜、地方菜,谁才能代表北京?
文章图片
《酌中志》,[明]刘若愚著,冯宝琳点校,北京出版社2018年2月版 。
清初文人宋起凤写了一本书叫《稗说》,提到了许多明代的风俗,比如,崇祯皇帝用膳时,“民间时令小菜、小食亦毕集” 。这些小菜包括: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芦根、龙须菜、匏瓠、齑芹、野薤、苜蓿、榆钱等等,据说是明太祖想让子孙莫忘民间疾苦,将百姓常吃的食材放入宫廷御膳中 。这个记录,使得我们知道明代的御膳具有“高档食材和普通食材兼具”的特点 。这也许就为后来宫廷的菜式传入民间奠定了基础 。毕竟,如果食材太过难得,也无法在民间流传 。
到了清代,宫廷饮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宫廷礼制的组成部分,还融入了大量满洲风俗 。比如,按照满族的传统习惯,皇帝每天吃两顿正餐,一次在早上七点前后,一次在下午两点前后 。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 。
也许,这就促成了北京宫廷小吃的繁荣 。而且,即便是宫廷里的主人,不同的等级,能够吃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