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_本文原题是: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暨“首届全国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暨“首届全国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长安街读书会、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 。来自政、产、学、研、用不同领域的近五十位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就课题进行了近七个小时的深度讨论和充分论证 。会议上,张穹、鲁昕、王忠民、张景安等受聘课题指导专家,课题组成员和课题指导专家拥有法学、经济学、科技、央企等不同领域和行业背景,进一步凸显了该课题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与优势 。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应用经济学院林晨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就项目获批向杨东教授表达了祝贺,感谢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 。紧接着他表示,课题组应当严格依照要求开展研究工作、把握好课题进度,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全力支持 。最后,他预祝杨东教授和课题组能够圆满完成科研任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项目首席专家杨东教授对来自政产学研用不同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莅临指导表示了感谢,并代表课题组进行了开题汇报 。他首先从中美两国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领域头部企业总市值和总估值走势综合对比切入,指出2020年以来美国的代表性数字经济企业发展速度加快,相比之下中国相关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比放缓 。对于这种现象,他认为要从学术视角展开历史考察,对比中美产业的发展路径,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治理方向和制度定位 。他指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领域出现的垄断、数据滥用和无序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且关键在于治理中监管的缺失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核三治”——“一核”是以监管为核心,“三治”则是主体治理、行为治理、客体治理 。抓住主体、客体、行为,同时紧抓监管、政府和平台要素,促进政府的监管方式、监管能力、监管手段的提高,通过提升政府监管科技企业的水平和能力,让政府更好地把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 。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政府的监管变革是关键一环,他认为,针对目前的一些反竞争、资本无序扩张和所谓产业的“野蛮生长”现象,要积极探索新的监管和引导模式,促进相关法律规范的生成 。
在杨东教授看来,中国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史和竞争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发展的起始点到2008年,属于自由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到2014年,在这个时期,一些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和案件开始出现,如3Q大战、人人诉百度案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14年到2019年,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竞争阶段,演变为全面的流量竞争和垄断,产生了诸如“二选一”行为、平台企业之间相互屏蔽封禁行为等;自2019年6月份国家开始推动互联网全面监管以后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强化反垄断执法,加大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治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