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零号车间”!这个“创新平台”一岁了!( 三 )


而如果设备来源于外部 , 相应的更改需求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沟通交涉及探索调试 , 底层技术的“黑箱子”打不开 , 不少实际应用就无从谈起 。
探秘“零号车间”!这个“创新平台”一岁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要实现目标 , 满足科研项目产品快速试制迭代 , 条件能力建设很关键 。”郭家宁依然记得为了提升车间的生产制造能力 , 团队整整写了一份5万余字的条件能力建设建议书 , 不停尝试突破 。
没有路 , 就摸石头过河趟出一条路来 , 公司生产部门一些“不叫设备的设备” , 在他们眼中成了“香饽饽” 。一台来自工艺装备中心的线切割设备从大场搬运过来 , 稍加修整 , 如今已能服务整个航研所金属增材零件切割;而利用科研课题专用设备费购买的一个雕刻机 , 也满足了一部分复材及少量金属零件的加工 。
“并联机构的第一个原型机 , 就是这个雕刻机加工出来的 。”郭家宁对此很是欣喜 , 这是探索结出的果实 , 而对于整个团队的工作 , 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 “搞科研的不能光是做理论 , 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动动手 , 从头干到底、盯到底 , 把设计、工艺、制造打通融合 , 我们应该要有这个模式 。”
作为一个“从无到有”的机构
零号车间对自主创新孜孜以求
而跑出科技创新的新图景
过去的一年才是刚刚开始
未来
时不我待 , 并且机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