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重要的锂矿企业:天齐锂业

由于“H股拖累A股”的现象普遍存在 , A股公司通常不会到香港二次上市 。赣锋锂业港股价格就比A股低30% 。
天齐锂业早已顾不了那么多 。
2022年1月17日天锂锂业(002466.SZ)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 , 2021年净利润为18亿~24亿(2020年亏损18.3亿) 。
1月28日 , 天齐锂业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 募集金额10亿美元~20亿美元 。
2月中旬 , 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报价突破40万元/吨 。
2月17日 , 天齐锂业放量涨停 , 全天成交105.3亿 , 换手率7.65% , 收盘价对应市值1416亿 。
第二次“二次上市”
2014年天齐锂业定增募集31.3亿;2017年、2019年通过配股合共募集45.7亿 。
2018年3月 , 面临收购SQM的资金压力 , 天齐锂业把目光转向了香港 。因发行价太低 , “对A股投资者不公平”而终止 。”发行价低”是没有从资本市场获得理想估值的委婉说法 。
【全球最重要的锂矿企业:天齐锂业】2021年1月 , 天齐锂业拟通过定增募集159亿(主要用于偿还债务) , 唯一的发行对象是实控人天齐实业 , 发行价35.94元 。
吊诡的是 , 15日(星期五)董事会通过《发行议案》 , 16日公布议案 , 17日召开的董事会通过《终止议案》 , 18日公布《终止发行公告》 。不合常理的操作 , 令人猜想“自行终止”是个台阶 。
根据2021年1月6日(当日收盘价44.91元)发布的《减持计划告知函》 , 实控人天齐实业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5908万股 , 占总股本的4% , 减持期间为1月29日起的六个月 。
天齐实业的如意算盘是以不到36元认购定增的4.43亿股 , 然后将股票质押 。由于2021年碳酸锂价格暴涨400% , 天齐锂业股价最高达143.17元 , 全年涨幅172.47% 。如果质押股票回笼的资金超过159亿 , 天齐实业相当于“空手套” 。
大股东一边低价参与定增 , 一边宣布减持 , 恐怕是定增搁浅的真正原因 。
天齐锂业可以重新申请定增 , 但一直上涨的股价让大股东低价认购成为泡影(2021年8月20日均线超过110元 , 定增价不能低于99元) , 于是把目光再次转向香港 。2021年9月13日 , 董事会全票通过《发行H股议案》 , 第二次启动了“二次上市” 。
为锂走天涯
1990年代丰田普锐斯使用的是镍氢电池 , 价格更高的锂电池被用于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 。马斯克采取“拿来主义” , 用8000节松下18650集成”动力电池包 。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品质好、供给充足 , 用作动力电池除了贵没别的毛病 , 而特斯拉早期的目标客户对价格不敏感 。
特斯拉的成功典范在前 , 松下、LG、宁德推波助澜 , 大家都是赢家 。“工业味精”成了“新能源车面粉” , 锂资源供给日益趋紧 。
锂资源的获取有两个路径:矿石提锂、卤水提锂 。前者工艺成熟 , 但能耗和成本偏高 , 而且中国缺乏高品位锂辉石矿资源 。后者技术难度高 , 但能耗和成本相对低 。
全球最重要的锂矿企业有泰利森(Talison)、智利矿业化工(NYSE:SQM)、雅宝化学(NYSE:ALB)、富美实(NYSE:FMC)及Orocobre(ASX:ORE)、银河锂业(GalaxyResources)等(注:Orocobre与银河于2021年4月合并) 。
2020年 , 雅宝、泰利森、SQM全球锂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21%、19% 。
1)控股泰利森、支持奎纳纳(Kwinana)
泰利森旗下西澳格林布什矿(Greenbushes)储量大、品质高 ,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锂辉石矿 。
天齐锂是泰利森的最大客户 , 2011年、2012年采购量接近泰利森产量的四成 。
2012年初 , 泰利森提出在奎纳纳(Kwinana)建设一个碳酸锂生产工厂 , 将锂辉石加工为碳酸锂(工厂距泰利森旗下“格林布什矿”200公里) 。同年8月 , 雅宝表达控股泰利森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