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物联网设备塞满的物联网设备,中国科技重头戏( 二 )


【冬奥会物联网设备塞满的物联网设备,中国科技重头戏】小到一枚创可贴 , 大到整个奥运村 , 我们能在这届冬奥会中发现漫天塞地的物联网设备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 为什么中国人把物联网玩出这么多花样?
根据艾瑞发布的数据报告预测 , 2025年中国的联网设备将突破150亿个 , 平均每人将拥有两个以上的物联网设备 。无论从设备总量还是人均占有数 , 中国正在建设一个急速发展的物联网市场 。也许有人会说 , 中国物联网设备的普及是因为便宜 , 很多无所谓的东西也被冠以物联网之名 。物联网鞋垫 , 物联网耳挖勺等等应有尽有 , 不一而足 。但换个角度想 , 一件东西的火爆或许有多种原因 , 但普及必定是因为低价 。能够大幅降低商品网联化的成本与难度 , 恰恰就是中国科技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
当我们在讨论中国经济时 , 总绕不开“全产业链”这个概念 。在物联网领域也是一样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入门门槛低 , 一方面是因为物联网技术本身的成熟 , 以及相关器件的生产充足 , 产业链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产业链本身毕竟完整 , 都拥有自己的研发-生产-定制体系 , 会着重考虑产品差异化与科技性 。
整体来看 , 今天智能终端设备、家电、大型电子设备供应商 , 甚至到各个领域的家居、日用品零售商 , 都可以利用中国的供应链 , 快速完成物产品的物联网化 。去年中国品牌做的可自动变形、远程操控的变形金刚一度刷爆了全球社交媒体 。这或许就是中国物联网能力外溢的一个缩影 。
整体来看 , 中国能搞低价高效物联网的核心原因有三点:
1.开发门槛低 。目前物联网已经经历了网关接口的标准化争议 , NB-IoT与Cat1两大协议成为主要的接口方式 。在入网架构相对统一 , 操作系统也不难获取的情况下 。厂商可以低门槛完成物联网开发 , 而且相关的服务企业也比较丰富 , 各大厂商也基于发展生态的考虑 , 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冬奥会物联网设备塞满的物联网设备,中国科技重头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综合成本小 。给产品联网进行远程控制等基础操作 , 其本身涉及的生产成本并不高 , 在中国尤其如此 。随着传感器与网络器件产业链的完善 , 这些相关元器件的价格已经非常低廉 。甚至提供语音服务、定制化系统等物联网服务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 而5G的到来加速了低成本器件的功能体验 , 整体物联网成本在进一步压缩 。
3.产业意愿强 。在中国 , 任何一项零售产品可能都难以实现垄断 , 都具备非常积累的竞争 。面对着竞争压力 , 提升设计感和提升科技力是两大核心解决方案 。而以低成本给商品加上一个物联网能力 , 就成为了厂商何乐而不为的事 。不管用户会不会联网 , 至少厂商需要提供 。
就这样 , 物联网被中国厂商玩出了种种花样 , 最终在冬奥大秀了一把 。而当冬奥过去 , 物联网市场的热度似乎也不会降低 。
总体而言 , 中国消费者对消费互联网已经习以为常了 , 甚至大型基础设施能够联网 , 都已经见怪不怪 。见过大世面的消费者 , 也催生出厂商要对物联网产品进行一系列变化 。目前来看 , 物联网这个能力在消费电子与智能家居产业中 , 已经变成了标准技能 , 而非核心卖点 。
很难想象新产品会不能联网 , 不能匹配APP或者小程序、公众号 。但物联网不会是产品的核心 , 而是必须与屏幕、性能、AI等能力相互搭配 , 以综合体验换来市场空间 。
有理由相信 , 随着冬奥会的宣传攻势 , 以及中国科技自信的随之提升 , 物联网市场会在2022年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和开拓 。在这个开拓空间中 , 各个类型厂商都需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今天来看 , 物联网市场上的厂商错综复杂 , 但有三类占据着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