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保守”的崔维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四 )


一向“保守”的崔维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中国物流资产的增持 , 京东无疑再次强化既有优势 。图片来源:ICphoto
“德邦之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京东物流收购的一个优质标的 , 主要原因还是其在硬件资源具备较强价值 。”该投资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强干线以及大件运输能力的补足 , 基本可以看作是京东物流还未补齐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了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截至2021年6月 , 德邦快递拥有30486个营业网点、143个分拨中心、140个仓库 , 设计了2057条干线线路、自有车辆15524辆 , 已基本实现能够覆盖全国各地 , 在干线运输以及京东优势的家电家具大件产品配送能力上是很好的补足 。同时 , 德邦还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FBA、国际快件、电商小包、多式联运的产品体系 , 这也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京东向外拓展跨境物流业务能力的提升 。
事实上 , 如果将京东近年对外投资的企业进行清单罗列 , 大手笔的并购、控股、注资基本都在京东物流这一京东的基本盘 。以物流能力为核心 , 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的边际效益也在“买买买”的征途上持续显现 。
千亿巨头的较量:去对方腹地里竞争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经放话:未来国内的民营物流公司 , 只会有京东和顺丰两家活着 。而也是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 , 京东物流成为了继顺丰之后 , 第二家年营收破千亿的物流企业 。
将时针拨回2017年 , 正值独立之际的京东物流为未来划定目标:“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 。
彼时 , 以几家民营快递构成的中国快递物流版图之上 , 还没有一家营收突破千亿的公司 , 顺丰2017年总收入也只有710.94亿元(2019年营收破千亿) 。对于刚刚独立的京东物流而言 , 千亿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
不过时移势易 , 仅耗时四年 , 京东提前将天文数字变成眼前现实 。刚刚(3月10日)发布的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 , 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 , 同比增长42.7% , 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 , 同比增长72.7% , 占总收入比例达56.5%(首次年度收入占比突破50%) 。
而从京东在物流领域的投资版图来看 , 接连拿下跨越速运、成立航空货运公司补齐航空短板 , 现又收购德邦提升干线运输等能力 , 京东物流屡次三番正直捣顺丰腹地 。
“快递茅”顺丰岂能坐视不理 。顺丰虽还未公布2021年最终业绩 , 但按月度数据口径统计显示 , 顺丰2021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 达到2060.84亿元 , 同比增加35.81% 。
这也是顺丰年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 。相对于千亿营收 , 2000亿大关的迈进又是一次质的飞升 。事实上 , 在经过2021一整年的经营调整 , 顺丰的业绩底部或已确认 , 将进入业绩修复期 。快递主业的稳健 , 以及相应亏损项目的可控 , 在利润优先经营思路下 , 顺丰的业绩有望逐季得到改善 。
2021年5月17日 , 顺丰房托作为首个赴港上市的物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挂牌交易;同年9月 , 顺丰通过全资子公司完成对嘉里物流51.5%股权的收购;2021年12月 , 独立化、公司化运作短短两年多的顺丰同城又成功登陆港交所 。
特别是对嘉里物流的并购 , 不仅强化了顺丰的供应链和国际物流服务 , 也进一步提升了顺丰在综合物流服务水平以及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能力 。
其实 , 近几年 , 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 , 往往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调整、联盟合作等方式向下整合技术及服务能力 , 以实现横向拓展多元场景、纵向深耕垂直领域以及提升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 , 为的就是向更高阶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转型 , 并在此过程中驱动市场进一步整合与集中度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