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保守”的崔维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向“保守”的崔维星 , 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停牌10个交易日后 , 尘埃落定 。
3月11日 , 京东物流与德邦物流达成战略合作 。公告显示 , 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66.49%股份 , 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
一纸公告发出 , 曾经的“零担之王”正式落幕 。曾记否 , 德邦也引领过一个快运时代 。
从“崔氏货运”到“零担之王” , 崔维星走了10余年;但是从零担之王到如今被收购 , 也仅仅花了4年 。作为国内首家通过IPO在主板上市的快运企业 , 德邦估值最高时曾达到300亿元 , 背后投资方包括红杉、钟鼎资本等明星机构 。
一向“保守”的崔维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零担之王到如今被收购 , 德邦仅花了4年图片来源:ICphoto-1316137275661615113
但是在上市后 , 德邦利润大幅下滑 。2019年 , 公司净利润不足4000万元 。今年1月 , 德邦预披露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若扣除非经营损益 , 公司将录得2012年以来首亏 , 预计亏损范围在1.6亿元至2.7亿元之间 。
2018年 , 谈及为何选择从“零担之王”一头扎进快递红海时 , 崔维星在接受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在零担市场“一眼望去没对手” , 而在快递市场“一眼望去全是对手” , “只有处在高度竞争环境中才能刺激自身不断求变 。”如今时过境迁 , 对于德邦来说 , 快递业务没有实现当年的豪言壮语 , 快运市场也大势已去 , 最终沦为被收购的对象 。
虽然具体交易金额尚未披露 , 但这或许也是中国物流史上最贵的单笔交易 。
直营的德邦在快运界素有“小顺丰”之称 , 另一个享有“小顺丰”美名则的是航空货运企业跨越速运 。有人忧愁就有人欢喜 。如今 , 两家均已被京东收入囊中 。也是在2021年 , 京东物流成为继顺丰后 , 第二家年收入破千亿的企业 。
行业出清前夜 , 物流头部企业的竞争已然到了需要“屏气凝神”的紧张地步 。
崔维星离场“零担之王”落幕
公告显示 , 本次交易顺利实施 , 德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 崔维星先生将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 由京东集团控制的宿迁京东卓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
有消息透露 , 合作后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 , 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 。不过公告也披露 , 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 , 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
从“崔式货运”到德邦快递的26年 , 崔维星的离场和零担之王的落幕让人唏嘘 。
一向“保守”的崔维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8年德邦战略发布会图片来源:德邦e站
在“草根”聚集的物流行业 , 崔维星被认为是创始人学历天花板 。1992年 , 崔维星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 , 1994年 , 崔维星加入广东国际货运公司在中山刚开的“速达货运公司” , 正是进入物流领域 。1996年 , 他以“崔氏货运”的招牌单干 , 一年时间把公司资产干到了20万 。
2010年 , 德邦营收突破26亿元 , 收获来自钟鼎资本、鼎晖投资和新开发创投超1.98亿元资本助力 , 市场份额是排名第二的天地华宇双倍有余 , 成为彼时当之无愧的零担物流领域龙头企业 。
从经营模式看 , 德邦一直为直营制 。早期 , 快运行业头部玩家均为直营制 , 但是因为德邦的规模和体量逐渐上升 , 其他玩家在直营制看不到机会 , 才开始分别探索类似快递行业的加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