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 三 )


车企入局智能手机业 , 已经引起部分手机巨头的警觉 。有消息人士表示 , 小米手机开始推行一项新的竞业协议 , 主要面向19级以上的核心人才 , 竞业公司中就包括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 。
与智能手机相比 , 汽车制造业的门槛更高 。
除了技术难度 , 造车对资金的需求也比造手机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 。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是百亿级的亏损和数年的落后 。2015年左右 ,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涌入了上百家刚入行的新势力 。然而 , 到2021年底 , 仍能够实现年交付万辆以上的造车新势力仅有6家 。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苹果启动“泰坦计划”已有八年左右的时间 , 发展路线经过多次调整 。截至目前 , 该公司仍未有任何汽车产品投放市场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 , 苹果公司能否在“泰坦计划”十周岁时实现汽车交付都还是个未知数 。
在推进手机和车机融合方面 , 更早落地汽车业的华为走上了造车之外的另一条道路:抢占软件系统 。2021年 , 华为正式推出可用于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硬件的鸿蒙操作系统 。
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与车企的合作中 , 华为也在推动鸿蒙系统上车 。目前 , 确定搭载鸿蒙系统的汽车品牌包括塞力斯S5、问界M5和采用HI(Huawei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广汽全新高端品牌 。
然而 , 采用全新模式的华为也遭受了不少质疑 。有汽车公司认为 , 他们要拿走车企的“灵魂” , 让车企沦为代工厂 。
04结语
掌握消费者每天花费时间最长的手机使用场景 , 将有利于帮助汽车公司在未来持续优化产品体验 , 增加软硬件生态绑定用户的可能性 。
车机和手机系统的融合和信息同步有望实现用户体验的“1+1大于2”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 操作体验和软件生态 , 将很可能成为用户选择手机或汽车产品的决定性因素 。类似当前的苹果手机用户往往拥有不止一件苹果产品 。
当然 , 完全自动驾驶时代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到来 。即便是苹果公司和小米公司的汽车在2024年才投放市场 , 仍然有机会抢占智能汽车用户的心智 。从蔚来、吉利的布局来看 , 汽车公司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