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

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企业将很可能并非来自汽车业内部;
手机并非一个有点创意再加上点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市场 , 汽车更不是;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 , 手机公司与汽车公司之间的短兵相接将成为“常态” 。
3月10日 , 蔚来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截至上市首日收盘 , 该公司市值微跌0.6%至2652.05港元(约合人民币2143.59亿元) 。
由于本次上市不发行新股 , 蔚来在港股上市的消息并未引发太多关注 。与之相比 , 蔚来造手机的热度却明显更高 , 也传播更久 。
2月下旬 , 据36氪报道 , 蔚来正悄悄为进军手机行业发力 。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 , 牵头负责蔚来的手机业务 。
有蔚来内部人士表示 , 该公司手机项目启动至少已有一年多时间 , 相关业务团队均在深圳 , 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 。换句话说 , 蔚来手机业务的历史甚至可能比小米的汽车业务更长 。
无独有偶 。2021年9月 , 由吉利集团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正式宣布进军高端智能手机领域 。而在2022年初 , 市场上甚至传出吉利将要收购魅族的消息 。
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吉利智能手机项目签约仪式/图源:吉利控股集团
【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在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手机企业不断进军汽车市场的同时 , 以蔚来、吉利为代表的汽车公司则选择“反攻”对方所擅长的手机市场 。
智能手机产业“内卷”严重 , 整体增长乏力 , 相关企业已经寄希望于在汽车产业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一大背景下 , 为何汽车制造商却希望逆向冲击手机市场?据某手机业内人士表示 , 有同行以做“周边”业务为名加入蔚来 。
但在亿欧汽车看来 , 手机业务对于智能汽车公司来说 , 远不止“周边” , 更偏向未来智能化时代的竞争“核心” 。
01用户时间之争
如果将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对用户体验的颠覆看做21世纪的“第一次汽车业革命” , 那么关于抢占用户时间的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也已经在悄然酝酿中 。
而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企业很可能并非来自汽车业内部 , 而是来自于智能手机产业 。
自车内娱乐系统走向网联化开始 , 汽车就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手机的竞争对手 。但多年以来 , 受限于自动驾驶难以实现、车联网生态丰富度不足等因素 , 汽车并未对手机产业造成任何威胁 。
吹响21世纪“第二次汽车业革命”号角的蔚来手机业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造车新势力刚刚出现之时 , 汽车产业甚至存在车内是否需要智能大屏的讨论 。彼时 , 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 手机支架就是解决智能中控屏体验的最好方式 。
虽然汽车产业到现在都未能“干掉”手机支架 , 但已没有车企会忽视智能大屏在汽车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不少车企甚至已经开始了在屏幕尺寸和数量层面的竞争 。造手机无疑意味着对用户另一个更重要屏幕的把控 。
在手机项目落地时 ,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就表示:“手机更好地发展 , 就能带来车机更好的发展 。车机更好地发展 , 就能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 , 从而帮助智能汽车竞争力不断提高 。”
然而 , 当L4级自动驾驶走向现实 , 人们在出行过程中将实现双手和双眼的彻底解放 , 用户对车内智能化体验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