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神舟十三号任务亮点:验证长期在轨及空间站建造所需关键技术

本文转自:中国网
中国网:2022年4月16日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 。6个月的太空飞行中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 , 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 。返回舱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 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 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 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 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十三号任务有哪些亮点?这些技术的突破对于未来我国完成空间站建造起到哪些作用?本期节目 , 特别邀请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为您解读 。
盘点神舟十三号任务亮点:验证长期在轨及空间站建造所需关键技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解读神舟十三号任务两亮点 。中国网 杨佳 摄影
中国网:杨老师 , 您好!回顾此次六个月的“太空出差”三人组 , 三名航天员主要完成了哪些任务?
杨宇光:我想这次因为我们神舟十三号任务是我们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 意义确实是非常重大 。这次飞行任务 , 我认为最核心的(任务)还是验证了我们能够在轨长期驻留六个月所需要的、所相关的各项关键技术 。因为未来我们空间站在运营的阶段 , 它的正常情况下 , 可能会有调整 , 会有伸缩 , 但是正常的情况下计划就是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乘组轮换 。过去我们国家其实是没有过这么长时间的在轨驻留的经验 , 尽管我们神舟十二号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 但也是三个月 , 尽管都是长期在轨驻留 , 但三个月和六个月 , 毕竟时间多了一倍 , 那么这个过程中 , 我们需要各项关键技术 , 我想这个是我们所不可回避的一件事 , 这是它的最大的收获 。
除此之外 , 还验证了很多和我们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相关的各项关键技术 , 我们的主要在工程方面 。
那么还有比较大的亮点当然是在教育方面 , 我们进行了两次正式的太空授课以及和港澳中学生进行互动 , 我想这也是我们这次飞行任务的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
中国网:神舟十三号任务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之上又开展了20多项的在轨科学实验 , 这些实验获得了哪些成果 , 带回的数据又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杨宇光:我认为这次其实在工程上 , 像您说的做的这些实验和进行的验证 , 可能就是说更为重要一些 , 原因在于我们未来就是 , 我们空间站的基本配置是由天和一号核心舱和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组成的 。天和一号因为它要承担我们航天员的居住舱的职能以及我们整个空间站的管理 , 无论是供电的管理 , 推进的管理 , 还有通信的管理 , 数据的管理等等 , 它要起到这样枢纽的作用 , 其实客观上来说 , 它所带的专门用于科学研究的机柜的数量不是很多 , 有几个确实已经有很多的成果了 。
在我个人看来非常大的亮点就是 , 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性航天员 , 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知道未来空间站无论是在它的建造 , 它的运行 , 科学实验还有各种维修的工作 , 离不开舱外活动 , 那么这个对于我们空间站工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通过我们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两个乘组 , 四次 , 实际上是8人次进行了舱外活动 , 就是对我们第二代的飞天航天服进行了充分的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