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疫情叠加智能手机市场疲软 , 造车还在烧钱 , 小米2022一季度的关键词是:艰难 。
小米造车 , 吉利蔚来造手机 , 手机厂商与车企互相深入对方腹地 。手机厂商想通过造车拉升股价 , 提升品牌溢价 , 车企想通过造手机进一步“圈粉” , 打造车机互联的生态圈 , 本质都是在为企业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 。
但任何调整与开拓在具体的行进过程中 , 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各相关方产生摩擦 , 企业也免不了经历一番阵痛 。
最近 , 小米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 , 数据显示 , 小米一季度营收734亿元 , 同比下滑4.6% , 经调整后净利润29亿元 , 同比下滑52.9%;毛利率17.3% , 同比下滑1.1% 。
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小米自2018年上市以来 , 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小米官方对这份不算理想的成绩单的解释是 , 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 , 叠加消费者信心持续走低 , 手机消费市场疲软 , 导致手机出货量和收入下滑 。
被雷军寄予厚望的造车在此次财报中提及甚少 , 仅在研发开支方面披露了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研发费用为4.25亿元 。主业疲乏 , 新业务还未量产 , 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小米作为曾经的“价格屠夫”、“安卓之光” , 没能成功换挡 。
“以价换量”失效
五年前雷军喊出那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 , 除了小米 。”如今读来还不免令人兴奋 。
无数消费者沉醉于雷军与小米手机给他们带来的极致性价比的科技体验 , 成为忠实的米粉 。小米深耕低端 , 以价换量的策略也取得成效 。
但当大环境持续低迷 , 低端市场的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 , 众厂商不得不向高端发起冲击后 , 小米延续的“性价比”惯性成为桎梏 。
无论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抢占还是人均售价上 , 都不敌友商 。今年一季度中国中高端智能手机(定价250-399美元区间)市场中 , vivo以28.2%的占有率位居第一 , OPPO、荣耀紧随其后 , 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20% , 小米则以18.9%位居第四 。
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1189元 , 同比增长14.1% , 但与vivo的1634元和OPPO的1587元相比 , 还是有数百元的差距 , 与苹果5200元的均价更是相差甚远 。
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过去五年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从巅峰期的5.6亿部跌至3.12亿部 , 大幅缩水近43% , 整体出货量水平已经低于十年前同期 。
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智能手机行业大盘萎缩 , 小米也裹挟其中 。一季度 , 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7.6亿元 , 同比下滑11.1% 。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跌破4000万台 , 降至3850万台 , 同比下滑22.1% 。
IDC数据显示 , 2022年一季度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 , 同比下降14.1% , 其中小米出货量约为1100万台 , 同比下降18.4% , 以14.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五 。
透视小米Q1财报:智能手机承压,小米如何转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IDC , 2022Q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各品出货量与市占率)
从营收结构上看 , 智能手机以62.4%的营收占比 , 扛起了小米营收的大旗 。不过元器件成本升高 , 入门级芯片短缺出货量减少 , 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叠加 , 导致小米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