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拍蒜门”引发舆论“海啸”,张小泉到底冤不冤?( 三 )
早在1781年 , 张小泉就已经成为了“御赐宫剪” , 有着清乾隆帝御笔亲题的赐字 。到20世纪初 , 张小泉已经走出国门亮相世界 , 参加各类国际赛事 , 并取得骄人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 , 特别是1956年3月的《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汇报会后 , 张小泉迅速崛起 , 终成我国刀剪行业的领军企业;2006年 ,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现在 ,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企业 。2021年9月 , 张小泉成功登陆深交所 , 成为“中国刀剪第一股” 。
官网显示 , 张小泉为海内外消费者带来了家居厨房用品、个人护理用品、园林农艺用品、酒店厨具用品等一千多种优质产品 。不过 , 近400年的发展之路上总是充满磨砺和挑战 。
在一档名为《老牌复兴100》的节目中 , 夏乾良曾回忆自己29岁(2013年)时去参加一次国际比赛 , 发现海外对于中国的刀剪制造的工艺充满了怀疑 。这让他很是憋了一口气:“我要拿出一个东西 , 证明我们中国的东西一点都不差 。”可现实是 , 当他来到张小泉工厂的时候才发现 , “原来我们的五金制备工艺和国际发达同行相比 , 确实有很大的差距 。”
“我们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 觉得我们的打铁工艺、磨削工艺、表面处理工艺都是可以横着走的 , 我们不知道原来差距已经这么大了 , 不知道国际刀剪企业已经用机器人在磨剪刀、磨菜刀了 , 这个很可怕 。”夏乾良表示 。
而且 , 当时的张小泉还发现关键的机床设备、检测设施几乎都被先进企业和行业垄断了 , 被“卡脖子” 。
他还是想争一口气的 。夏乾良在节目中表示:“如果说张小泉是一个中国品牌的话 , 那我觉得在这个企业的人就要有中国血性和中国气质 。当看到差距的时候 , 我们几百号张小泉的员工就拧成一股绳 , 说我要博一口气 , 把这个工作追上去 , 所以才能够这么长时间在一个工厂里守在那里 。”
于是张小泉每年组织多次出国考察 , 让管理层和技术部门看到差距;能引进的设备都大胆引进 , 不能引进的自主研发;引进大量高知人才 , 充实人才队伍;进行股份制改制;“下海”触碰电商……
夏乾良感慨:“这三五年其实是过得非常非常痛苦的 。那个图纸我们可以说是‘千易其稿’‘万易其稿’ , 才能把一些核心的生产装备的技术以及检测装备的技术给突破 。”
然而 , 再对比当前的“拍蒜门” , 更多疑问充斥心头——张小泉的技术赶上国际队伍了吗?在努力学习国外经验技术的时候丢掉原本的优势和初心了吗?曾经“一把菜刀走天下”的传统在中国家庭要慢慢消亡 , 并转为使用组合刀具了吗?曾经的中华老字号 , 几辈人苦心维护的本土品牌 , 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涌动着的传统品牌情怀里 , 在老字号的光环下 , 这些问题恐怕更加不好回答 。
近400年品牌“吃老本”?
刀剪虽然不是快消品 , 但依然要不停地学习和研发新的制法、工艺、材料等 , 否则就会落后 , 企业就没有了后劲 。
无论有着什么样的光环 , 生存和发展或许才是一家企业放在第一位的 。但是老字号们似乎总是与时代新秀们格格不入 , 盈利增长如同老黄牛 。
张小泉确实业绩不显著 , 百年老字号 , 净利七八千万元 。财报数据显示 , 近年来 , 张小泉增收不增利 。2019年至2021年 , 其营收分别为4.84亿元、5.72亿元、7.6亿元 , 营收增长稳定向上;其净利润则几乎“原地踏步” , 分别为0.72亿元、0.77亿元、0.79亿元 。
- 问天实验舱踏上“问天”之旅,510所再现磅礴力量
- “问天”发射成功 揭秘助力逐梦苍穹的“南航智慧”
- 热评丨从“天问”到“问天”,见证梦想成真的力量
- “问天”上天了,背后藏了哪些黑科技?
- “问天”来了 中国空间站再变新构型
- 新华全媒+| 带你“打卡”硬核数字科技
- “问天”启航 筑梦天宫!未来13小时“问天”将面临这些挑战
- “太空新家”有多“全能”?几个关键词来了解
- 中国空间站变“两室两厅” 抢鲜看“问天房间”装修亮点
- “问天”发射!浩瀚宇宙,实验舱如何照明?